從1952年第一次全國評酒會開始,到1989年第五次全國評選會截止,我國總共舉辦了五次全國白酒評選會。
回顧以前那短短的30多年,“緊湊式”地舉辦了五次,而最近一次到目前為止同樣也過去了30多年,卻是一次也沒有舉辦。
于是有人問:為何不辦了?
其實在八九十年代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往后因為對外開放,才改成以市場經濟為主的制度,自此各大酒企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于是受經濟利益的影響,全國評酒會的含金量嚴重下滑,為了維護“全國名酒”的權威性,決定停止舉辦全國評酒會。
即便如此,以前的五次評酒會都具有極高的認可度,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歷次評選結果,看到白酒格局的起起落落。
其中第一次是“四大名酒”,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八大名酒”,我對比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名酒成員,發現有兩個全國名酒“落榜”。
一個是西鳳酒,一個全興大曲。
為何他們會“雙雙落榜”?
本文探討出其中緣由,網友感嘆:不應該。
原來當時他們參會時,一個是報錯了香型;一個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香型,才被劃分到相近香型中,進而遭到淘汰。
所以,二者“落榜”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香型”。
“香型”真的有這么重要嗎?
其實在我看來,并非!畢竟在第三次全國評酒會前,白酒界壓根就沒有“香型”的概念,那時主要以地域劃分,直到第三次全國評選會上才有。
當時首次確定以香型分類品評,并確定了五種香型:清、濃、醬、米和其他。
針對為何當時如此注重“香型”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①科學技術發展,理清了白酒中的組成部分,認識到有不同的香型。
②此前因為沒有細分,導致結果受評委喜好影響太大。
但是香型劃分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也滋生了新問題,那就是“香型之爭”。
從最早的“5大香型”,到現在的“12大香型”,衍生出的那些香型,除了有明顯特點而被歸于一種香型外,還有那些“不清不楚”的香型。
因為每個白酒品牌都想在所屬香型領域里面“當老大”,但當發現自己處于劣勢時,便“另起山頭”,開創出新香型。
久而久之,香型種類越來越多,而不同香型的酒之間,差異也越發不明顯。
說句實話,現在公認的是12大香型,但誰又能說市面上到底存在多少香型呢?想必在酒界混跡多年的人都搞不明白,更別說普通人。
現在白酒又慢慢地按“香型+地域”來劃分,比如濃香分為川派、徽派、蘇派等,醬酒分為黔醬、川醬等等,更為復雜。
其實我只想說,香型的劃分永遠都只是一個參考,不能說明白酒的品質優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而且香型本就是人為規定的,沒必要“拉一踩一”,你覺得呢?
不管什么香型酒,核心前提就是要喝固態發酵的純糧食酒,不喝添加劑的酒,記住哦。
所以,西鳳和全興只因“香型”落榜第三次全國評酒會,真如網友所說:不應該。
編輯人:橘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