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閣家家架繡棚,婦姑人人巧習針”,姑蘇的女紅技藝代代相傳,一手好的刺繡彰顯了女子的嫻雅本色。作為四大名繡之首,精通蘇繡的技師也常被冠以“十指春風”的美譽。如今,這項有著兩千余年歷史的傳統工藝有了新一輩的傳承人,姚建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當代中國刺繡藝術領域銳意開拓進取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著“國繡手”之稱的她,視蘇繡藝術為生命。
八歲拿起銀針,十幾歲聞名鄉里,工藝美校畢業后又繼續深造,姚建萍始終對蘇繡滿懷執著。“我有著強烈的求學欲望,想要成為一名蘇繡藝術家。一件蘇繡不應只停留在工藝品這個層面,它應該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此后,姚建萍跟隨刺繡大師徐志慧學習四年,憑借著超乎尋常的刻苦與自身的聰敏,她27歲時便練就了爐火純青刺繡技藝,并成立了“鎮湖刺繡研究所”,開始對傳統工藝進行傳承和創新。
敢于創新的姚建萍不默守陳規,她將油畫、國畫、書法、雕塑、攝影與傳統刺繡針法相結合,一針一線重塑它們的線條、結構、色彩、光影變化,繡制出一件件堪稱國寶級的蘇繡藝術作品。多年來,她創作的《絲綢之路》《江山如此多嬌》《培尼亞和里韋拉》等眾多作品或在國家級藝術殿堂里展示陳列,或者作為國禮贈予各國元首。她還是中國刺繡藝術史上第一個進入國家級藝術殿堂——上海美術館舉辦個人藝術展的刺繡藝術家。作品《我愛中華》還曾搭載衛星遨游太空,《春早江南》被陳列于人民大會堂,《英國女王》則被“請”進白金漢宮。
“蘇繡皇后”的盛名之下,姚建萍卻始終淡泊處之,繼續為蘇繡傳承事業而奔走。輔導學生、組織創作、國內外辦展,堅持創作,她始終以“藝命”兩字勉勵自己,“也許這就是我的命,徹頭徹尾為藝術而生、將藝術視作自己的生命與使命。” 43年如一日,姚建萍攀登著蘇繡藝術高峰的目標,守望著蘇繡藝術更廣闊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