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打工妹王玉鳳跑去泉州做了保姆。
多年后,當年的小保姆王玉鳳已經成為擁有1000多個大酒缸的老板,守在自家酒窖內認真查看酒的成色和純度。
當年,王玉鳳一個人離開了家鄉跑到泉州去淘金,最先做的就是保姆。
勤快的王玉鳳把保姆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在此期間還回老家結了個婚,第二年就和新婚丈夫一起繼續到泉州繼續打工。
這一次,她選擇了和丈夫一起去了快餐店幫忙。
快餐店雖然是老板的,兩口子卻把這里當成自己的事業一樣去干。每天天不亮就去20公里以外的批發市場進貨,就為了給老板省點錢。
拿貨回來后,二人也不會偷懶休息,而是繼續忙著洗菜、刷碗、收拾餐桌……什么臟活、苦活、累活都不在話下。
時間一長,老板給他們開出了更高的工資,還把開快餐店的要領手把手地教給夫妻倆。
又過了兩年,夫婦二人謝絕了快餐店老板的挽留,帶上不多的積蓄來到晉江發展。
在晉江,他們承包了一個造紙廠的食堂,做得風生水起,也看著這個小小的造紙廠從20人發展到200人。
王玉鳳看著廠里的打工妹們,心思又活起來了。
老家出黃酒,她回家的時候總會帶一些酒水出來,這天,她炒菜時也加了一點老家的酒進行調味,菜的味道更好了,廠里的員工紛紛表揚。
王玉鳳想來想去認為是黃酒的功勞,本想從老家大批量帶酒,可是運費讓她犯了難,又貴又不容易。
王玉鳳仔細盤算后,覺得十分不劃算,還不如自己學著釀。
于是,這個執行力極強的女人,第二天準備了東西下班回家后就開始煮米、制曲,還在家鄉傳統的技藝上又增加了一些新花樣。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釀出來酒了!
炒菜用不完的酒不僅夠炒菜,她就賣給大家飲用。一天,她發現紅棗配出來的酒水特別受打工妹的歡迎。
終于,喝過紅棗酒的一個打工妹找到她說:“鳳姐,你的酒里放了什么?我喝了不僅上班不打瞌睡,而且熊貓眼也沒有了。”
一聽這話,在場的幾個人也附和著說:“你也這樣?我還以為只有我不打瞌睡,鳳姐,你放了什么靈丹妙藥?”
就這樣,王玉鳳能釀好酒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廠的老板慕名而來請他家去做食堂。乘著這股東風,她又連續包下四個食堂,也為日后的酒廠攢下了一桶金。
2004年,王玉鳳已經做了好幾年食堂了,兒子也上了小學,王玉鳳決定回家帶孩子。
就這樣,她過上了家庭主婦的日子,對于一直忙碌的王玉鳳來說,這日子也太難過了,她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在家鄉東山再起。
她想來想去,想到曾經承包的食堂,心一橫就說:干脆辦個酒廠吧!
風風火火的她,這邊才有了想法,那邊就開始找廠房、簽協議、跑材料……。
她每天回家都在盤算還缺什么、還需要什么、還要怎么做?
廠房、鍋爐、高溫灌裝機、過濾器都準備好了,連糯米都已經訂好了,突然,她發現還需要大型的酒壇子。
王玉鳳認為高密封性是酒壇子的必要功能,對此她設定了一個高標準,然后到處找商家。
費盡周折,她才找到鄰縣一個專門做瓦罐的地方,結果因為經驗不足,沒有簽訂合同,對方做出的成品不是王玉鳳想要的,卻不能賠錢,為此王玉鳳損失了一大筆錢。
這個事讓王玉鳳郁悶極了,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更是讓她近乎崩潰。
一切準備就緒后,王玉鳳開始釀酒,她按照古方一下子就釀了3萬公斤,可沒想到開壇那天,她發現酒曲全部發霉變酸了,這個事實讓王玉鳳大受打擊。
她疑惑極了,怎么也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幸好,當地婦聯也聽說了這個女人創業的事,提出讓她去浙江寧波學習技術,王玉鳳沒有絲毫猶豫,帶著婦聯的推薦信獨自前往學習。
經過系統培訓后,王玉鳳學到了酒械釀酒技術、和瓶裝軟木塞倒放及蒸餾提純技術,這些對王玉鳳來說就如雪中送炭,太及時了。
回到家鄉,王玉鳳把學到的技術融合了自己的經驗再次釀酒,果然大獲成功。
2007年4月,王玉鳳的大旺釀酒廠開始掛牌生產了。
他們的紅棗酒,味道好、功效好,深受客戶喜歡,開始大量地銷往廣西、江西、閩南地區。
看著釀酒廠生意紅火的場景,王玉鳳做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決定,她將自己千辛萬苦雪萊的技術毫無保留地教給了當地村民,就像當初快餐店老板教她一樣。
不僅如此,她還把自己剩余的酒糟免費提供給附近的村民喂豬。
就這樣,她帶動當地村民大量種植糯米,既能解決釀酒原料問題,同時由她訂單回收,每戶每年可增收3000余元,也極大地解決了當地剩余勞動力的問題。
今年中旬,王玉鳳又新開發出新品,并自主研發了“糯米紅棗果糧結合液態發酵工藝技術”,這個技術通過了南寧市科技局評審,獲得科技進步三等獎。
迄今為止,王玉鳳的大旺釀酒廠年產紅棗酒達到58噸,產值更是超百萬元,她也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名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