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聚焦產區,打造中國白酒原酒國家地理標識研討會暨2020年中國白酒原酒產業論壇圓滿舉行。會上,瀘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國家地理?國酒地理,中國酒業協會固態白酒原酒委員會發出建立中國白酒地理標識的聯合倡議。
倡議指出,中國白酒以固態法發酵為主,受自然環境(如空氣、水、溫度、微生物等)影響較大,因而地理因素對白酒生產有著直接影響。同時中國白酒的歷史悠久,在世界六大著名蒸餾酒中獨具一格,地理環境、人文積淀為白酒釀造帶來的技藝傳承,如釀造原料、制曲和勾調等工藝,是其他蒸餾酒無法比擬的。因此白酒行業作為傳統民族行業,其發展意義不僅僅在于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倡議強調,立足“大循環” 打通“雙循環”。白酒作為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商品,率先在探索不同地域特點、酒體風格、特色工藝等方面的內部交流中,共同滲透,形成新發展格局。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政策銜接起來,在區域內部實現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多樣化結合,有效推動分工的廣度和深度。同時,白酒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酒類產品,發揮著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倡議號召,文化先行、產區引領、品牌落地。把“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作為白酒國際化的突破口和加速器。深耕“一帶一路”市場,以酒為媒,用“國際語言”向全世界講好中國白酒文化故事。在我們看來,白酒產區化是最好的“國際語言”,不僅有利于和國際酒品市場接軌,更有利于文化交流、市場開拓、技術升級的發展,同時也有助于中國白酒及其所代表的東方文化引起國外消費者及中華文化愛好者濃厚興趣。
因此,我們倡議建立中國白酒地理標識,將區域資源的比較優勢轉化為宏觀層面的絕對優勢,助力國內技術升級和國外市場開拓,從而提高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中的競爭力。
一、倡議產區政府在創建白酒地理標識過程中起引領作用。在審查確權,酒類產品市場價格、質量、貿易政策等方面管理和監督,切實保護白酒地理標識的權威性,公信力和長期利益,保護區內白酒地理標識生產者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推進白酒的產區化。
二、倡議產區內龍頭企業發揮積極帶頭作用,倡導品質消費,推廣固態發酵理念,踐行原酒標準。引導骨干企業充分利用自身渠道和資金優勢,積極推進白酒地理標識建設。
三、規劃白酒地理標識識別區,在地域范圍的界定上要注意考慮:1、地理因素,應是地域邊界認定的科學依據。2、人文因素,應包括當地人的技藝、經過長期積累摸索出的生產加工方法等。3、應尊重歷史和傳統,白酒產品大多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地域范圍也會因歷史的變遷而產生變化。4、經濟因素,既不能為經濟效益一味擴張,降低地理標識的價值;也不能界定過于狹窄而限制當地特色產業的競爭力。
四、研究自然因素對釀酒的影響,提供可供驗證的科學佐證和解釋。建立系統全面的地理區劃指標體系,如水熱系數、積溫、維度-溫度指數、光熱系數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地理標識產品與產地等自然要素緊密相連,白酒地理標識具有不可復制性,一旦條件發生變化,將會發生“水土不服”。建立系統全面的釀酒工程專業指標體系,如釀酒微生物及育種指標 、成分分析標準 、釀酒工藝指標、生物化學指標等。引領白酒科學量化發展。
五、規范白酒地理標識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白酒分級制度。對地理標識產品的原輔料標準、生產工藝標準及產品特性等方面推行強制性國家標準,并與國外法律法規相符,豐富完善色譜對白酒骨架元素體系的鑒定作用。從飲用后臨床效果入手,爭取實現對酒水的微量成分進行精確衡量,清除參與國際交流和貿易的技術障礙。
六、落實中國白酒地理標識的市場推廣和宣傳工作,培育更加科學合理的消費行為。讓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的消費者了解對白酒質量產生影響的決定性因素。讓消費者知道為什么要喝酒,喝什么樣的酒,怎樣喝酒。助力產業更好發展,降低飲酒所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為中國白酒地理標識制度保值、增值。
責編: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