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在井陽岡打虎之前,一連干了18碗酒。李白動不動就“斗酒詩百篇”,古人為什么能喝這么多酒?而我們為什么只能喝上幾兩?幾千年來中國人的酒量是如何變化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堯舜千鐘”的說法,意思是“堯”和“舜”這兩個帝王能喝上一千“鐘”。鐘是一種酒具,具體容量現在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個帝王都喜歡喝酒,而且喝得還不少。不過那時還屬于上古時期,釀酒技術還很原始,一般就是用野果子釀造,沒有什么度數。
到了大禹時期,誕生了中國白酒的第一名始祖——儀狄,她把民間的釀酒技藝進行了升級改造,在這以后產生了米酒,酒精度大概能到2-4度。所以在此之后,猛人們喝起酒來就以“石”論了。一石約合現在的20公斤。
米酒
據記載,西漢漢宣帝的大臣韓延壽就能“飲酒石余”。到了隋代,酒精度進一步提升,大概能到5—8度。所以這個時期人們的酒量就只能用“斗”來衡量了,10斗合一“石”。當時有位著名詩人叫王績,自號“五斗先生”,據稱能飲五斗酒。折合成現在的啤酒,大概在20多瓶,也算是很牛掰了。
秦漢時期的“一斗”
到了唐代,黃酒技術越來越成熟,酒精度進一步提升到10度左右,同時容器的容量也有了變化,一斗合原來的三斗。所以杜甫才說:李白斗酒詩百篇。能喝一斗酒,已經是海量。
黃酒
到了宋元時期,酒的蒸餾技術開始出現,誕生了高度的蒸餾酒(燒酒)。所以你再看明清時代的小說,大家喝燒酒最多就只能用“升”來衡量了。
古代蒸餾酒工藝
由此可見:不是古人酒量好,也不是我們酒量不行。中國人的喝酒史,就是一部酒精度越來越高,而酒量越來越小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