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冷知識:詩仙李白的酒量有多好?行家:可能還喝不過你
著名的古代詩人李白也被稱為“酒仙”,除開他出色的詩歌作品流芳百世,他灑脫自在的人生態度也讓人頗為羨慕。他留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等等千古絕句,給世人一種他此生飲酒無數的印象。
然而,詩仙李白真有那么能喝酒嗎?在行家看來,李白酒量可能還不如你!
在他大量的優秀作品中,他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對美酒的喜愛,也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常常與酒作伴、以詩作情的李白。既然有酒中仙的稱呼和對他酒量的傳聞,不如我們就來一探究竟,看看他的酒量到底如何?
講到這個話題,那就不得不討論古代時期的酒。曾有句形容李白的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這么一句詩。按照現在理解的“斗”的計量單位換算后得出,李白能喝得下10升的酒,也就是20斤左右。
這么一聽,相信不少人被嚇到了,大多親自喝過酒的酒友,直覺上幾乎都不會相信。其實,這里的“斗”指的并不是大多人理解的“斗”,而是指一種在古代盛酒的容器。這種容器能盛下的酒量,也就是在二三兩左右。所謂的“能喝”也與他的生長環境有關。
李白的少年時代是在四川度過的,酒友對于四川應該都比較熟悉了,畢竟它是釀酒技術發達、地理位置優越的產酒寶地。
四川本就有自成一派的川酒,也被稱為“中國白酒的金三角區”。四川邛崍就是個產酒的好地方,這里的酒廠無數,古道江湖1800就是出自這片地方。
52度濃香型,是多年為一線酒品提供基酒的大酒廠的得意之作,在工藝和質量上都沒得說,很典型的川酒風格。優用五種糧谷和五糧液相似的五糧固態釀酒技藝釀造而成,釀成的成酒還需窖藏1800天。
入口順滑,也不辣喉。酒色清澈透明,酒花均勻持久,酒質醇厚細膩。香氣馥郁,糧食香味突出,細聞是陳香和窖香。酒很柔和,在家自飲喝多了也不會宿醉,醒酒快。
如果李白在古代嘗到的是這款酒,兩三斤恐怕是沒問題。所以,這么一算,李白真實的酒量大約在二兩至三兩左右。并且,由于他喝的這種酒度數并不高,喝起來還甜絲絲的,酒體粘稠又渾濁,所以能喝下這個量并不算夸張。
話又說回來,在當時,由于技術受限,所以酒的度數普遍不高,一般不會超過二十度,所以喝起來并不算負荷特別大。再來說說古代的酒質:
由于蒸餾技術在李白那個時代還沒有出現,所以李白喝的酒也大多為黃酒。這種酒有什么特點呢?
度數不高,也就是酒的純度、酒精含量并不算很高。同時,那時候的酒里雜質也不少,喝起來沒有那么強的刺激感,總體味道是偏甜的,不像現代人喝的酒,一旦多喝就會有在燒灼的不適感。
黃酒的口感非常不錯,不過,經過了千年的發展,黃酒的釀制技術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現在的黃酒口感極佳,而且酒質也不再像古代那樣渾濁和帶有雜質。如果是換作李白本人,喝到了現代的黃酒,比如紹興黃酒之類的,恐怕酒量會更多了吧。
紹興黃酒:
來自浙江紹興,這里也被稱為黃酒之鄉。江南地方產的酒不似北方的酒烈性十足,口感辛辣。用糯米作為原料的它,風格優雅,味道柔和,酒香濃郁,口味是大多人都能接受的類型。
通常顏色似琥珀,漂亮自然,清澈透亮。入口后,酒體有厚度,香氣獨特。有人習慣溫飲,也就是把其放入燙水中熱一熱;也有人習慣冰鎮起來喝,加入冰塊或者放入冰箱,有時候也會放入一些檸檬或者話梅進行調味。
如果李白能喝到如此好酒,那自然是會想多喝幾杯吧。不過,他的酒量終究也是夸大了的,
至于他曾經在詩歌作品中自稱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需飲三百杯”就更不必多解釋,因為在作品中用夸張的形容是他的慣用手法。
給大家分享幾個關于白酒的小知識:
一、發酵的容器在不同地域也會因文化有差異
有些地方用石窖(多為醬香型白酒),有些地方則多用泥窖(多為濃香型白酒)而有些地方用的是地缸(比如黃酒和清香型白酒)。
二、最早在殷商時期,我國就出現了釀酒技術,而且中國也是酒文化最早的酒文化發源地。那時候的酒度數普遍都不高,基本在十度至二十度左右。
三、據史料記載,最早的蒸餾技術在元代出現。
有人推測,蒸餾的高度白酒大概是在那個時期前后出現的。而在這之前,大多酒是用谷物作為發酵劑制酒的。
最后,其實二三兩的酒量放到現在,可能很多人的酒量都能超過酒仙了。不過,本質上是沒什么可比性的,畢竟喝的酒不同,古人和現代人的體質也有很大的差別。今天,關于酒仙的酒量就分享到這里了,不知道大家的酒量和李白相比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