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酒團隊(ID:YJTT2016)
謠言年年有,今年何其多。從年初到年末,各種謠言一直霸屏酒業朋友圈。今天,就讓我們看看2017年那些滿天飛的酒業十大謠言。
工人回收啤酒罐徒手灌酒
月出假百威60多萬箱
謠言:今年5月,一則9秒鐘的造假視頻火了。在這個名為“工人回收啤酒罐徒手灌酒”的視頻中,工人用疑似回收來的啤酒罐徒手灌裝啤酒,然后封蓋。整個操作流程未經清潔消毒,衛生環境令人作嘔。
真相:百威公司于5月29日發布聲明,稱視頻片段來自假酒工廠,已報警。據悉,這則視頻早在幾年前就流傳過了,而部分營銷號在轉發這則視頻的時候,都默默地截掉了后邊10秒執法人員的畫面。
“酒煮海帶”可以讓癌細胞自殺
謠言:北海道大學一名教授,在43歲時大腸上出現6個良性腫瘤,手術后又長出腫瘤。他想到,海帶對預防腫瘤有好效果,因為海帶含有許多水溶性食物纖維。他以酒煮海帶吃,一個月后通便非常良好,半年后再檢查大腸腫瘤完全消失了。
真相:果殼網辟謠稱,一些食物確實比較健康,但是指望吃某種特定食物防癌沒有意義。身體非常復雜,癌癥也是。
白酒+啤酒=自殺?
謠言:經常喝酒的人就知道白酒和啤酒不能混著喝。混著喝的結果是容易醉、惡心、頭暈、嘔吐,最重要一點是容易得肝癌。
真相:中國科協科學傳播首席專家范志紅認為,過量飲酒造成的肝臟損傷幾乎不可逆轉,但是現在并沒有足夠的臨床證據證明白酒與啤酒同飲,一定會導致自殺的結論。啤酒的二氧化碳進入到人的胃部后,會產生膨脹,此時如果喝了白酒,白酒的高濃度酒精就會被胃部過量吸收,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也會比只喝白酒上升得快,所以特別容易醉。
男性每周和朋友喝兩次酒才健康
謠言:BBC紀錄片《酒的真相》提到,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新研究顯示,男性每周至少要和朋友聚會喝兩次酒,才能保證身心健康。研究稱,這種“男性間的聚會”能有效降低抑郁癥的發病率。
真相:適量飲酒可能跟某些疾病發病率降低有關,但飲酒對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所以可以適量飲酒,但是想靠著喝酒來強身健體,真的不劃算。所以說小喝怡情,大喝傷身。
低度酒不如高度酒好
謠言:在人們的印象中純糧高度白酒更加純正,低度白酒是高度酒加水稀釋降度出來的,所以口感、品質均不如高度酒。
真相: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表示,根據最新的國家標準規定,白酒按照酒度分裂,高度酒指的是45~68度酒精度之間的白酒,而低度酒則是指25~45度酒精度之間的白酒。目前,我國白酒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經占到白酒消費市場的90%以上,而42度以下的白酒占據了50%的市場份額(中國酒業協會統計數據)。白酒主要是由酒精、水和風味物質構成,酒度越高酒精刺激性越大,酒精對口感的影響度越大;而酒精度低,酒精刺激性減弱,需要更多的風味物質來支撐其風味口感。所以酒度度高低并不是衡量酒質好壞的標準。
白酒掛杯才是好酒
謠言:借鑒葡萄酒的掛杯現象,只有液體濃稠,能夠掛杯的白酒才是好酒。
真相:北京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表示,酒水掛杯與酒水存儲時間是相關的,與酒水好壞沒有直接聯系。劣質酒水通過長時間的存儲,也會產生掛杯現象,而優質酒水通過存儲時間,更會產生掛杯現象。酒水掛杯現象主要是酒水中的風味物質產生,如酸、脂類物質產生,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有很多手段讓低度酒產生掛杯現象。所以,掛杯現象并不能作為消費者評判酒水優質的唯一標準。
加水看酒水是否渾濁,可判斷酒質好壞
謠言:為判斷酒質好壞,有網友說在白酒成品酒中加水加冰后,會產生渾濁現象,看酒水渾濁,是否可以直觀判斷出酒的質量與好壞,甚至還可以鑒別出是固態發酵還是液態發酵。
真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張五九表示,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優質的酒水加水后會產生渾濁現象,而劣質酒水加水后不會產生渾濁現象,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酒水加水變渾濁主要是各酒廠在生產過程中對工藝的思考。有的酒廠認為加水變渾濁是優質酒水的表現,所以就通過工藝方法讓酒水在加水后產生渾濁現象,而有的酒水企業認為酒水在加水后則不應該產生渾濁現象,所以通過工藝手段讓酒水不產生渾濁現象。因此,酒水在加水后是否變渾濁的現象,主要取決于酒廠的生產工藝,而不是取決于酒水的好壞。
看白酒燃燒的火苗顏色判斷好壞
謠言:看白酒燃燒的火苗顏色,藍顏色的火苗是好酒的標志,而黃顏色的火苗是劣質白酒的特征。
真相:孫寶國表示,白酒火苗的顏色產生主要是由兩種因素決定,一是火焰的溫度決定火焰的顏色,火焰是一種反應,低溫的時候是紅外線,隨著溫度的上升,火焰從紅色橙色到黃色白色,到青色藍色,到紫色,最后是看不見的紫外線。二是氣態和等離子態物質的元素構成決定火焰的固定光譜,元素表的每種元素高溫下都會發出自己特定的光色。酒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水和乙醇,其中乙醇為主要可燃物,是決定燃燒火焰從內到外一般呈現藍色和黃色。所以不能通過火苗顏色鑒定白酒的好壞。
固態法白酒比液態法白酒更安全?
謠言:傳統觀點認為純糧固態白酒才是好酒,比液態法白酒更安全。
真相:史上,我國最早的蒸餾酒是液態化法生產的,到現在為止,在黃酒的生產過程中還會有“汗酒”出品,今天在整個白酒的產品體系中,既有古老的固態化生產產品,也有“現代版”(只有幾天的發酵周期)的固態化法生產的白酒,同時也存在著古老的高端液態化法生產的白酒及科普液態化發酵生產的產品,縱觀全世界的蒸餾酒,只有中國的蒸餾酒存在固化生產方式,而被很多消費者推崇的高端洋酒都是液態法生產的。因此,液態法生產釀造白酒是很常見的,也是安全的,我國在GB2757-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蒸餾酒及其配置酒》對固態和液態白酒中甲醇、氰化物、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等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只要符合該標準,都是安全的。
沒外文背標、沒保質期的都是假酒
謠言:不少人認為沒有有外文背標,沒有標明保質期的進口酒,都是假酒。
真相:關于背標——中國的法律對進口食品飲料的外文背標沒有強制性規定,但《食品安全法》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必須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有些中國酒商跟國外酒莊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經常會讓酒莊直接貼上中文背標。
關于保質期——現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規定——“下列預包裝食品可以免除標識保質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食糖類;味精”。因此,近年來,部分進口葡萄酒已經不再標注保質期了。
關于酒業十大謠言,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