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酒的起源,是人類在對天然酒經歷了一個發現、飲用的過程后,逐步開始的一種模仿。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有兩個:釀酒原料和發酵方式。
我們知道,酒精是依靠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等有機物而產生的,所以最方便的釀酒原料是糖。常見的糖蜜類原料包括植物的果實和蜂蜜。它們帶有天然的酵母菌,不需要人為干預就能完成發酵。
對于發源于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來說,這樣的原料并不充足,我們有的是粟、稻、豆 、麥、麻這些谷物。谷物要首先水解成糖,然后才能發酵成酒。在長期的觀察中,人們發現發芽、發霉的谷物可以變成酒,釀酒的秘密就藏在霉菌和谷芽里。
雖然古人并不知道微生物,卻發現了這些神奇的轉化。麥谷經雨淋之后,或長時間存在潮濕的地方就會發霉,把發霉的谷子搗爛了作為培養基,霉菌就會大量繁殖。另一方面,谷物在一定條件下就會發芽,發芽時產生的淀粉酶會把淀粉轉變為糖。這時候的谷芽就是釀酒原料了,古代西方釀酒用的都是發芽的谷物。在中國,人們把谷芽再搗碎,作為培養基接種霉菌,促進酵母菌繁殖,這就成了蘗。
曲蘗是兩種東西,曲也可寫作麴、鞠,本意是用皮革包括的谷物,而蘗是發芽的谷物。用曲蘗釀酒,釀出的酒濃度不同。曲的發酵能力強,能使淀粉糖化后充分酒化;蘗的發酵能力弱,雖然能使淀粉充分糖化,但酒化程度不高。于是我們在制曲的時候把谷物破碎,防止發芽,曲也就徹底地取代了蘗。
一直到了秦漢時期,我們才真正培育出穩定的酒曲。在此之前,基本都是曲蘗共用,把煮熟的飯和曲蘗混起來等它發酵,釀出的酒“體有酒味而已”。這時候的酒都是渾濁的,酒精度也不高。人們有用茅草或者頭巾過濾酒的習慣,這就是陶淵明葛巾漉酒的原因。
那么這時候釀出的酒,是黃酒嗎?在沒有統一的全國市場的時候,酒多根據地名、工藝、典故等來命名,并不會統一地劃分成某一類,比如千里醉、羅浮春、新豐酒等。黃酒稱謂的流行,是在發酵酒有了成熟的釀造工藝之后。在此之前的酒,酒度低、酒液渾濁,稱呼為“米酒”更合適。這時候的米酒大多是綠色或乳白色,就是詩中說的“綠蟻新醅酒”、“白酒新熟山中歸”。
到了唐宋時期,釀酒技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黃酒開始真正出現了。和乳白色、綠色的酒不同,這個酒是黃色的,所以稱為黃酒。在黃酒壯大的過程中,酒曲工藝的進步功不可沒。酒曲從最初的散曲發展成塊曲。塊曲內的水分和溫度相對穩定,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到了宋朝,全部采用生料制曲,大大節省了成本和勞力。人們還學會了用培養好的“曲母”涂抹接種的方法,以保證菌落的穩定。
酒曲的發明在中國釀酒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帶來了獨一無二的“復式雙邊發酵法”。從北魏的《齊民要術》開始,我們對制曲方法就有了詳細的記載,但是對酒曲發酵原理的科學研究是從現代才開始的。雖然已知釀酒相關的三大類微生物:酵母菌、細菌、霉菌,但是還不能徹底弄明白“雙邊發酵”的過程,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曲為酒之骨,沒有這個骨架就做不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