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選購葡萄酒時最糾結的就是葡萄酒的價格,有十幾塊的餐酒,有幾十塊幾百塊幾千塊的常見酒,還有幾萬幾十萬塊的膜拜酒,幾十塊的葡萄酒里也不乏一些好酒,幾萬塊的酒也是好酒,同樣是”好酒“,為什么價格差異如此之大?
羅伯特·帕克曾表達過他對“偉大的葡萄酒“的看法,我們就順著他的思路來一探究竟。
“偉大的酒使人的感官和精神都能得到愉悅”
平衡——感官的愉悅。排除個人偏好(畢竟不是所有人的最愛都是葡萄酒),判斷一款偉大的葡萄酒的基準是平衡。它主要指的是葡萄酒的香氣上的平衡和口感上酸度、甜度、單寧、酒精度以及各種香氣的平衡。
Ribereau Gayon和Peynaud曾提出柔和指數來表示紅葡萄酒的味感平衡。這些因素共同刺激我們的感官,有的強烈,有的持續時間長,相互之間還有著加重和減弱的作用。如果它們在品嘗的過程中沒有缺失,沒有過于突兀,也不止于平淡地表達,而是相互協調、相輔相成,可謂是精妙的平衡,或者說是和諧。
不平衡的感覺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比如一款白葡萄酒,顏色金黃漂亮,香氣奔放,酒精度13%,酸度卻很弱,喝起來肥膩軟弱,沒有精神;對紅葡萄酒來說,風味和單寧很重要,可要是橡木桶味蓋過了果香,下咽后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滿嘴干澀,也是不平衡的表現。就像一個人,沒了腳不行,可要是長著一對巨足也很奇怪。
精神的愉悅則因人而異,有時是和釀酒師的心有靈犀,從酒中看到葡萄園里的勞作和釀造的心思;有時是初見即驚為天人的震顫,或是出其不意的驚喜,或是找到了在茫茫酒海追尋的味道;有時是感嘆、是緊張、是高山仰止的崇敬。
“偉大的酒深厚而不沉悶”
拿可樂來說吧,想了一下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可樂帶來的美妙感覺,但和葡萄酒相比它還是簡單的。葡萄酒還有酒精、單寧、酸度等等。偉大的葡萄酒如同一本好的小說,有深度,有強度,卻不會讓人覺得沉重、沉悶。它探索那些普世的道理,也有著層層疊疊不斷變化的劇情和人物吸引著你。總的來說,要有:
復雜的香氣
葡萄酒中的香氣由三類組成:第一類是葡萄品種本身的香氣(如赤霞珠葡萄酒的黑加侖香氣、瓊瑤漿葡萄酒中的荔枝香氣);發酵產生的酒香(如有的霞多麗葡萄酒會有面包的氣息);陳釀產生的醇香(如陳年勃艮第葡萄酒中的野味)。
多種香氣在長時間的作用下混合在一起。盡管有的濃郁奔放,有的清麗高昂,偉大的葡萄酒香氣絕不是單一的,它會隨著醒酒的過程逐漸散發,達到頂峰,而后慢慢彌散。一些葡萄酒愛好者可以通過香氣和口感知道葡萄果實的情況,釀造的情況,陳年的情況。如果從頭到尾都幾乎是簡單的一種類型的香氣,那么這款酒可能是一款簡單易飲的酒,稱不上偉大。
復雜的口感
口感的幾部分是平衡的,比如一瓶偉大的紅葡萄酒,有著讓人口舌生津的酸,細滑而非粗糙的單寧,適宜的酒精度支撐酒體等。而且,入口之后也會不斷變化,一般與香氣相符的果味最先充滿了口腔,唇齒攪動之后酒體慢慢凸顯出來,舌頭兩側開始滲出滋味,咽下后余味綿延,十秒、二十秒、三十秒?
就像看著蒙娜麗莎的畫像,乍看之下覺得她在對你笑,仔細觀察后又覺得她是在思考,越看越不懂、越入迷。
“貴族特質——陳年發展的潛力”
“… ability to age and improve well. This is the noble characteristic.”
一瓶偉大的葡萄酒年輕時可能比較優秀,也可能沒有太多不同,但它耐得住冗長的歲月,會慢慢發展,逐漸變得成熟、深刻,衍生出不一樣的氣息。出演過許多貴族的奧黛麗·赫本,年輕時和其他女明星一樣青春美麗;后來經歷幾段愛情;年老后也有了皺紋,淡出影壇后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不遺余力的救助落后國家兒童的她更加優雅有魅力。
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陳年之后都是更好喝,有的酒就是年輕時最好喝,有的酒由于葡萄品種本身的限制了陳年潛力。但如果果實質量不好,剛釀制出來時都生青酸澀,果香淡薄,即使存放再久,也沒有辦法彌補葡萄樹上留下的不成熟,甚至變得更糟。所以收藏葡萄酒時對于賣家關于陳年潛力的吹噓可要好好判斷哦。
“獨特的個性”
“Wine has to have singular characteristic/personality.”
偉大的酒都有它自己的品格,或是反映了某一年份的獨特,或是吸收了一方水土的風味等。如波爾多1982和1990味道香醇、口感綿密,1986則單寧味道強烈陳放潛力巨大;納帕和索諾瑪1994味道飽滿、口感扎實;1990的巴羅洛口感濃烈還散發著水果的清香。
個性是一款酒靈魂,微妙的或者強烈的,都是有辨識度的。這是釀酒師心血所在。而沒有個性的葡萄酒就和網紅一樣,左看右看都是同一張臉,怎么也成不了氣候。
《羋月傳》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