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戰略啟動,本文通過回溯中國經濟地理格局演變趨勢,結合山西的歷史地位,分析山西的發展機會#山西# #財經頭條#
一、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變化趨勢
自大航海時代以來開啟的全球化進程,一直是由海洋民族主導的。一百多年來,中國從清末的被動加入到改開后的主動加入,巨龍覺醒,王者歸來。但也引發西方國家不必要的擔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退潮。
國家為此未雨綢繆,將一改改革開放以來“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外環獨大的經濟戰略,轉而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以國際循環為輔”的雙循環戰略。那么在這個雙循環戰略調整中,中國的經濟地理格局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先看一下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如圖一,以上海為龍頭,長江為脊骨,沿海為兩翼,中部諸省為身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因為這是一個對外貿易主要面向海洋的時代。
但過去不是這樣的。最早的時候(宋之前)是圖二這樣,以長安—洛陽為龍頭,四川、山西、河北為兩翼,秦嶺—淮河為脊骨,中原諸省為身架,面向絲綢之路,騎上沙漠駱駝。因為那是一個依靠絲綢之路對外交流的時代。各開國之君借游牧民族力量起家(或本就是游牧民族)的時候常建都于長安,很快就融于農耕民族(誰不想過悠哉游哉的好日子呢)。當新的游牧民族勢力崛起,再退守洛陽,甚至退到江南,直到被新人取代。(注意:游牧民族也好,農耕民族也罷,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不分內外。)
宋是一個轉換時期,游牧民族進入中原路線已逐步東移,宋和游牧民族關系一直不好,直接建都開封,后退縮杭州。
宋之后,游牧民族勢力已擴展至中國東北,進入中原的路線東移冀北,所以北京成為首都。此時的中國經濟地理格局成為圖三這樣,以北京為龍頭,晉陜川、遼吉黑為兩翼,京杭大運河為脊骨,周邊諸省為身架,面向草原,琴聲悠揚。
中國一直是一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主要由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組成,融入海洋文化比較困難。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愿意,而是人家老懷著戒備之心,例如最近的國際局勢。這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構建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的新的戰略格局。
如此一來,我們可能要回轉到圖三。內循環的市場主要在圖中菱形區域,這里人口密度最高,集結了超過五億人口。外循環將回望西北,面向東北亞俄羅斯中亞西亞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其實剛建國的時候也是這個格局。因此經濟重心一改過往“孔雀東南飛”的趨勢,向北回歸,東北和西北將恢復往日榮光。山西作為其中重要一員,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讓我們先看看過去的山西有哪些優勢。
二、山西的歷史地位
1、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在哪里?黃河金三角,也就是黃河流經陜晉豫時由北而下然后向東拐彎的那塊地方,包括陜西的關中地區、山西的南部地區和河南的西北部地區。
為什么說這里是華夏文明發源地呢?因為我們中華民族公認的共同祖先三皇五帝大部分都是在這里活動的。其中炎帝主要活動在晉東南,堯舜禹主要活動在晉西南(如圖四)。所以,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當之無愧。
為什么這里會成為華夏文明發源地?首先這里必須適合農業發展。我們都知道華夏文明是農業文明,所以不適合農業發展的區域肯定難以勝任。這就排除了胡煥庸線(如圖五)以北的區域。
第二,必須是依傍河流的沖積平原,那胡煥庸線以南的河流沖積平原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河金三角、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如圖五)。
那為什么只有黃河金三角成為文明發源地呢?請看智人滲透路線(如圖六)。人類的起源有“異地起源說”和“東非起源說”兩種。“異地起源說”是因為各地都發現了早期人類活動的遺址,“東非起源說”是因為現代基因學在各人種身上都找到了“東非夏娃”(最早的智人)的基因。
我認為應該是是兩者的結合“智人滲透說”。猴子進化成猿人,應該是各地都有,不可能只有非洲的猴子會進化。但智人基因的突變,應該發生在東非,然后向各地滲透。一路上,他們利用智商優勢,將這種優勢基因向各地猿人滲透,不會是消滅替代,而是性傳播的混血兒,所以才保留了各地人種的不同。因此我們才看到文明古國依次在埃及、兩河流域、印、中、地中海建立。那時候的人類很難越過大海和高山,所以滲透到中國的第一站必然是黃河金三角。
這就是黃河金三角成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的原因。而山西則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2、亂世爭雄的龍興地
什么叫龍興之地,就是出帝王的地方,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其中以山西為發跡之地的不少,例如著名的晉文公、趙簡子趙襄子、漢文帝、魏孝文帝、北齊高家、李淵父子、五代十國沙陀系的李存瑁、石敬瑭、劉知遠、劉崇等等。而且多是開國皇帝,所以山西可稱龍興之地。
但發現沒有,自北宋之后,山西再未出現一個帝王。啥原因呢?按老百姓迷信的說法,是宋滅北漢后,趙光義斷了太原的龍脈,其采用火燒水淹移城打龍釘等無所不用其極的方法徹底斷了太原的龍脈。
但真實的原因不是這樣。如果細究中國歷史,會發現中國龍興之地有從關中沿胡煥庸線逐漸向東北方向移動的趨勢。例如周秦漢在關中,南北朝至五代十國多在山西,元在北京,清在東北。
為什么呢?因為游牧民族的活動區域擴張。上一節我提出了“智人滲透說”。智人基因從東非出發,在埃及和兩河流域先后建立了農業文明,然后從兩河流域向東南到達印度建立了印度農業文明,向東北繞過帕米爾高原再往東南到黃河金三角建立了華夏農業文明,向西北到達希臘建立了地中海海洋文明。還有一路也是向東北,但在半途和去往中國的分道揚鑣,在北部大草原上成為了游牧民族。(如圖七)
那時候,由于人類生產力低下,航海通道還未打開,游牧民族就像今天的海洋民族一樣,成為各定居民族之間交流的媒介,草原就像大海,戰馬就像戰船。在交流碰撞中獲得技術優勢的游牧民族成為了強者,中國歷代開國帝王多有游牧民族背景。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擴大,他們進入中國的路線逐步東移,自宋以后就再沒有陜西山西啥事了。(如圖八)
但這不妨礙山西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龍興之地的事實。
3、動蕩時期的避禍地
山西為什么能成為避禍之地,因為她與華北平原其他省份相比,處在中國地形的第二級臺階上,且“表里山河”自然形勝,有太行、呂梁相護,易守難攻。(如圖九)
建國以前,華北諸省常遭旱澇兩災交替禍害,山西因地勢之高,少了澇這一半。關于大水,中華民族早有記憶,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中原洪水泛濫,堯就派鯀治水。舜巡視天下發現治水無功就殺了鯀,并讓其子禹繼續治水。禹治水成功,舜即禪位于禹。當時,堯舜都在山西坐鎮指揮,禹大功告成后也受封于山西。
關于洪災我們看兩個圖,圖十是有人模擬冰川融化后的中國海岸線,圖十一是黃河改道情況。有文字記載以來到建國前的三四千年里,黃河下游的決口泛濫達一千五、六百次之多,不到兩年決口一次,重要的改道26次,大改道6次,建國后的小浪底等水利工程才改變了這一局面。由圖可見山西以下,黃河泛濫破壞范圍之廣。
說完天災,我們再說人禍。縱觀人類歷史,戰爭與和平也像洪災旱災一樣交替進行,而中國的戰爭往往是逐鹿中原。為啥?因為平原地帶一馬平川,適合大規模作戰,來回拉鋸。這就苦了老百姓嘍,他們拉鋸,老百姓扛不住啊,一將功成萬骨枯嘛,因此戰后往往是沃野千里不見一人。
此時的山西則偏安一隅,人口6充足。所以勝利者為了經濟發展就常常從山西移民到平原地帶以填補空白。歷史上有名的大槐樹移民就是這樣發生的。從明洪武3年至永樂15年,近50年的時間里大槐樹下發生大規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遷往京、冀、豫、魯、皖、蘇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
作為避禍之地的山西,常常成為中國面對外敵的緩沖地帶。例如抗日戰爭時期,山西一直沒有全面落入敵手,這使日本鬼子難以進入陜北,而八路軍也得以在太行山區發展壯大起來,持久戰理論得以驗證。
4、邊關貿易的橋頭堡
在沿海貿易還沒有發達的陸權時代,中國的對外貿易主要來自西北陜晉京冀一線(注意,這里說的不是邊境線,就像廣東福建不是邊境線卻是對外貿易最前沿一樣),山西是對蒙貿易的重要出口(圖十二圖十三展示的是山西商人的貿易路線)。
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交流的通道是逐漸東移的(圖八),最開始是絲綢之路(周秦漢),后來就移到山西順河谷地帶南下(南北朝至北宋),然后是冀北(金元清),路徑成本依次降低。山西商人很早就從事邊關貿易,大商巨賈輩出,例如武則天他爹,當年就靠資助李淵父子打天下而受封國公。
上一段括號里為什么沒寫明呢?因為明代禁海禁邊。但這也給了山西商人鑄就輝煌的歷史機遇。首先冀北這個道挨著首都被堵死了,山西這條道就成了突破口。其次,大明初建沒錢,又以鹽業經營權換取晉商投資國防。第三,明初從山西大移民,晉人子弟遍布全國。這下子要路有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想不發財都難。
晉商也通過這條道和后金暗通款曲,早早就和大清統治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從那個時代來說,這個有點),加上前期積累的資本,以及晉人誠信務實開拓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屹立明清兩代五百年不倒,成為天下第一商幫。
這種影響,直到近現代,山西大企業家層出不窮,只是沒有鼎盛時期的輝煌罷了。
5、能源供給的主產地
進入了現當代,山西的歷史地位真的下降了。重要不重要?重要!建國至今71年,山西貢獻煤炭近二百億噸,70%外輸他省,點亮全國一半燈,燒熱華北一半炕。但是不僅不出彩,還光出黑!空氣污染,環境破壞,礦難頻出,塌方腐敗。沒錢的是煤黑子,有錢的是暴發戶,總之沒啥好事兒。
為啥?因為陸權向海權的讓渡。自農業誕生以來的數萬年里,幾乎一直都是陸權時代。五百年前蒙古帝國強勢崛起,大草原不再暢通,同時西歐海運能力提升,海洋運輸成本遠低于大陸運輸成本,大航海時代開啟,陸權開始向海權讓渡,全球各港口城市的發展速度都超過了內陸城市。
由于中國的陸權慣性太大,其實直到改革開放,中國陸權才真正開始向海權讓渡。原因則是大陸內部經濟已陷入死結,需要引入外資和技術重新開啟循環。在這個背景下,政策當然傾斜沿海地區了,要不為什么只有沿海有特區。在這一過程中,內陸省份經濟發展必然落后于沿海地區。而一煤獨大的山西在資源限價的情況下更是只能墊底。這就是當代山西經濟不行了的根本原因。
但這個沒啥可抱怨的。這是中國重啟經濟的必由之路,山西做出犧牲,低價輸出能源也是沒辦法的事,內陸其他省份還低價輸出了勞動力呢。正是在國家政策和內陸省份的支持下,沿海地區才在對外貿易中取得了競爭優勢,將整個中國打造為世界工廠。當然,經濟發展起來后,沿海也開始反哺內陸,煤價放開,勞動力工資上升,脫貧攻堅的轉移支付等等。大陸內部的經濟循環也得以重新啟動并逐步向好。
時移世變,在重新構建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的條件下,山西也將迎來新的機會。
三、山西的發展機會
首先,東南沿海地區因勞動力成本上升,有很多制造業在向東南亞轉移,但畢竟不安全,不如向西北轉移。山西應抓住機會,利用以前的歷史淵源,主動承接。比如長治曾有一支長江支隊,解放后到福建接管,現在也有很多福建商人在山西投資。
第二,重啟絲綢之路,應加大向西北方向的交通設施建設。目前山西高鐵,向東向南向北都不少了,但向西的還沒有,應該主動接入國家東西通道,例如青銀高鐵從太原到銀川段,青蘭高鐵從長治到蘭州段。
第三,繼續保持能源供給優勢,并加大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產業投入。能源供給重中之重,我國石油資源不足,盡管挖煤有各種弊端,但為了能源安全不能放棄,煤化工也應與石油化工齊頭并進。七十年代末山西就曾組建煤化工大學,但后來并入了太原理工,可聯合潞安化工集團重建煤化工學院,打造一流學科。
第四,建立健全創新體系,沒有創新就沒有增量,在存量上競爭就會內卷化。未來最大的產業一定是智能機器人產業,山西可以以煤炭產業機器人為抓手,以太原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為依托,研發智能機器人,打造相關產業鏈。還有目前具有一定優勢的深紫外等項目,一并形成高新優勢產業。
第五,國防工業,山西有我黨最早的兵工廠,還有國防八校之一的中北大學,以及三線建設時期的諸多兵工企業,應發揮優勢,產學研結合,再造輝煌。
第六,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保存有中國70%以上的古建筑,還有四大紅色旅游圣地之一的八路軍總部,以及太行呂梁自然風光,加上山西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自然災害少,可深入開發文旅相關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