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國素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那么這一說法是怎么來的?我們都說請客要講席面,這席面又有哪些學問?我們日常都做對了嗎?
無酒不成席,這句話很好理解,那就是請客吃飯的時候,不管客人喝不喝酒,主人都必須把酒備好。酒在人類文明發源時都是用于祭祀的,只是中國的酒文化在后來發生了轉折,酒不但用于祭祀,還用于日常宴飲。只不過,祭祀用的酒和宴飲時喝的酒不一樣,比如周代乃至秦漢時期,祭祀常用郁鬯,而宴飲常用五齊三酒;祭祀的酒禮和宴飲的酒禮又有不同,祭祀重在恭肅,而宴飲意在合歡。宴飲的酒禮又分為宴、燕、饗三類。宴是國宴,燕是民間飲酒,而饗以食為主,但也要在吃完后用醴漱口,稱之為“酳”。
但中國的禮儀文化總是隨著社會意識和政治理論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酒誥》中已經有民本思想的萌芽,中國的酒禮逐漸發生了兩個主要的轉變,一個是以人為本,另一個則是化繁為簡;但不管怎么變化,“酒以合歡”的主題思想確實從未改變的。從國家到百姓,飲酒不僅是一種日常必需的社交活動,而且是以酒觀禮、知人論世的重要手段。真正講究的人,還會照顧到酒量因人而異的實際情況,“清濁各異樽”,會準備不同酒度的酒,讓客人自由選擇,就像今天禮儀修養高的人士請客,會把紅酒、白酒、啤酒、飲料各備一些一樣。
那么什么又是席面呢?有人說是指看一看桌上的酒菜,就知道主人請客的誠意。這樣貌似說得通,但不是席面的本意。席面一詞的本意,是指席上主賓的尊貴程度。酒桌上的老禮,主賓或長或尊,一定是全席最尊貴的人,坐在正對門的上座,主人正對主賓坐在門口,而要請的正主則坐在主賓的兩邊,所以稱主賓為席面。這同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酒席的隆重程度在人,酒菜的豐盛程度則顯得次要了。現在河南、山東等有些地方請客吃飯,還在堅持用這樣的座次排序方式。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酒桌文化體系宏博,但算來既復雜又簡單,既嚴苛有寬松,十分復雜,但究其所有,大致有四個要點。
首先,飲以合歡。飲酒的目的是讓同席之人彼此親和,有人在酒桌上做出不合群的事兒,甚至有意侵凌某人,是不允許的。
其次,卑己而尊人。敬酒時尊崇有加,被敬時謙虛禮讓,如果與尊貴者飲酒謙恭有加,而與位卑者飲酒卻十分倨傲,這是有失禮儀風范的行為。
再次,唯酒無量不及亂。飲酒以適度、不醉為原則,自己飲酒要酌情控量,對別人也不應硬勸強灌。
《儀禮·鄉飲酒禮》中記載,飲酒的禮儀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一獻之禮”,大家根據儀禮規范定量飲酒;第二階段為“無算爵”,就是大家自由發揮,不能再喝的人就可以退場了。但現在有些地方酒風彪悍,第一階段是先上涼菜,喝倒一批,然后再上熱菜,沒醉的人可以繼續喝酒。這個嚴重背離了中國酒禮的基本法則,屬于有席沒面的行為。
最后,來而不往非禮也,主人請了客,客人一定要還席,還席的時候,主賓還要繼續作陪。但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很快,已經不大重視、不太計較還席的禮節了。
當然,中國酒禮的席面上還有很多的規矩,核心是以人為本,但今天酒席上出現了一種極為普遍的怪現象,那就是“桌上無茅,辦事不牢”,須要通過一瓶酒的貴賤來判定主人的誠意。這樣的做法究竟對不對,今日且住,下期我們繼續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