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仰韶文化里讀懂7000年前的中國!
仰韶文化目前發現的遺址已超過1000處,重點大規模的發掘有10余處遺址。其中的半坡遺址,是仰韶文化早期階段半坡類型的典型代表,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7000年以前黃河中游地區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等信息。
半坡遺址位于西安市以東渭河的支流灞河、浐河交匯的三角地帶背依著名的白鹿原,1953年被發現,遺址面積約有50000平方米。在1954年至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進行了5次發掘,揭露面積達1000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相當有特點的文化遺物,由此確立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對于半坡人的生存環境,同樣我們今天也是看不到的,但借助于我們前面介紹的孢粉分析方法,我們可以了解當時的植被情況,從而來推知當時的氣候特征。通過對半坡遺址的孢粉進行分析,我們了解到當時的半坡一帶除了我們今天仍能看到的柳樹、榆樹、柿樹等樹種外,還有今天已沒有的喜暖性的鐵杉樹。從而可以推知當時的氣溫與濕度都比現在的黃河中游地區要高。同樣的,通過對當時遺留的動物骨骼進行分析,確定其種屬,也能幫助我們了解當時的自然環境。半坡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骼中,常見的是獐和中華竹鼠。獐這種動物現在生活在長江下游,屬亞熱帶動物。因此也說明了當時的黃河中游地區氣溫比現在要高,大約高出4℃左右,濕度也比現在大。
半坡人的體貌特征,其身高據科學家們以科學方法對半坡人的遺骨進行測量與推算。大約在165—172厘米之間,與現代人差不多;其相貌由科學家們對半坡人頭骨的原可以了解到,盡管半坡人的面貌帶有今天北方人的某些特征,但更多地是具有今天南方人的特點,這一點也間接證明了此時的黃河中游一帶的生活環境與今天的南方非常相似。具體來說,半坡人的前額已經高凸飽滿,不像早期人類那種低平的前額,顴骨比較高,雙眼皮,鼻部平直,嘴唇不薄不厚,門齒成內面凹進的鏟形。其平均壽命大約在30~40歲之間,從上述這些特征來看,半坡時期的人類,與現在的人在體貌特征上已幾乎沒有什么差別了。
以半坡人為代表的這一時期黃河中游一帶先民們的居住環境,較之我們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穴居,已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已經知道的仰韶文化這一時期的聚落遺址,以半坡遺址為最大。半坡村落遺址東西最寬200余米,南北最長300余米,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在這區域的外圍,有一周寬、深各達5~6米的濠溝,作為村莊的保衛措施,濠溝上有木橋可以通行,濠溝以內是住房,濠溝以外,北邊是公共墓地,東邊是手工作坊區。這一布局特點,與仰韶文化其他遺址如陜西臨潼姜寨遺址,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等十分相似,說明這一時期居住遺址的設計已相當地成熟與規范化。
半坡村落遺址目前發掘的面積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從發掘的情況分析,半坡村落遺址的中心區是一座大型的近方形的房屋,推測應為整個氏族的公共活動場所,其余的房子—般均面向這棟大建筑,面積10~40平方米不等,形狀少數為方形、長方形,大多數為圓形。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其下半部成穴狀低于地面,上部高出地面;以后逐漸發展為全地面建筑,但一般為單間;最后發展為分間式的地面建筑。這一發展演變的過程,一方面說明建筑技術在不斷進步,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
半坡地面建筑的四壁,一般是先以樹木栽在地上構成骨架,再在上面編籬,然后涂上細泥,形成所謂木骨夾泥墻。為了防潮,有的還用火燒烤地面和四壁,從而形成紅色堅硬的紅燒土墻。房屋有門無窗,門開在西南方向。房屋內的空間布局,從出土器物的分布規律來分析,東北角為進餐的地方,東南角堆放物品,西南角為臥寢所在。
半坡氏族的人們建立了如此大規模的村落,沒有一定的農業基礎是不可能的,僅靠狩獵、采集等原始手段不能維持這一大批人的長期生活需要。我們在前面已介紹過,7000年前的半坡地區比現在溫暖,有森林、平原、湖沼、河流分布,既有利于漁獵、采集,也有利于農業耕作,在這種環境之下,結合千百年來積累的經驗,半坡人發展形成了旱地種植的粟作農業,其手段是原始的刀耕火種。
半坡遺址出土的各類生產工具達5700余件,其中農業工具730余件,包括石斧、石鏟、石鋤、石刀、陶刀、骨鏟、蚌刀等各種用途的工具。發現的作物主要有粟(也就是我們今年所說的小米),蔬菜類的白菜或芥菜之類的種籽。推測當時的農作情形大致是這樣的:由男子擔負砍伐樹木、燒除草木和開墾耕地等需較大體力的工作,婦女用木棍或骨鏟點播種子,兒童負責拔草,播種之后的田間管理大約也主要由婦女承擔,這時男子們便主要從事漁獵及手工業等其他生產活動。
由于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不高,所產的糧食不足以維持生活,狩獵、捕魚、采集在經濟生活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在半坡遺址發現了骨箭頭、石矛、骨矛、石球、網墜、魚鉤、魚叉等等,說明當時的漁獵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采集經濟的實物反映,便是在房屋和窖穴中,隨處可見栗子、松籽、榛子等果實。
隨著農業的產生與發展,半坡人的家畜飼養業也發展起來。飼養的家畜主要是豬、狗兩種,其中又以豬為主。遺址里發現的豬骨經鑒定大多是幼豬骨骼,這可能是因為食物不足而不得不在其幼小時即殺而充饑。
半坡人從事農業生產,過著定居的生活,必定有必需的生活用具,從半坡遺址的出土遺物來看,他們的生活用具是陶器。在半坡遺址目前共發現6座陶窯,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窯址。從出土陶器看,半坡人的制陶技術還處在手制階段,它是先將泥土搓成條狀,再一圈一圈盤上去,然而捏塑出器物的形狀,最后將器物的內外壁抹平,晾干后送到陶窯中燒制。這種制陶方法稱之為泥條盤筑法,這種方法制造出來的陶器比以后發明的輪制陶器要粗糙得多。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有1000余件,器類有碗、缽、盤、罐等40~50余種。有的制作特別精致,并繪有彩色花紋。
一旦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人類愛美的天性便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于是藝術也就誕生了。半坡人的藝術主要體現在繪畫和雕塑兩個方面。
半坡人的繪畫是在陶器上勾畫彩色紋飾,紋飾分為圖案性及象生性兩種。圖案花紋一般由各種三角紋和圓點勾葉紋組成;象生性花紋主要包括人面紋、魚紋和鹿紋等,以及像征谷物的植物花紋,形態都十分生動。半坡陶器的彩繪圖案,是人們在勞動生產和社會生活中情感的流露,有人認為這些動物圖案,很可能與原始圖騰崇拜有一定關系。
半坡的雕塑藝術不如繪畫藝術發達,主要包括人頭和鳥獸塑形兩種,但是造型古樸真實,簡練而傳神。反映出原始雕塑藝術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從半坡遺址我們可以看到,早在7000年以前,中華民族的祖先便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推動著歷史的發展,人類自身的進步!
關注“詩意中國”,我們在這里一起讀懂中國!回望歷史,我們才能懂得,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