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業,上游原材料,包括進口大麥、玻璃、鋁材價格今年都突破新高,同比上漲20%到60%不等,紙箱用的瓦楞紙價格也同比上漲了20%左右。
不過隨著高價產品占比提高,啤酒行業三季報依然超預期。今年前三季度,啤酒板塊合計實現營收874.59億元,同比增加12.82%,規模凈利113.32億元,同比增加37.79%。以青島啤酒為例,在成本壓力最高的第三季度,雖然營收同比下降3.01%,但凈利潤依然同比增長6.43%。
盡管不再有迫切的盈利壓力,啤酒漲價已被提上日程。
據中信證券食品分析師團隊梳理,華潤啤酒于9月份推出勇闖天涯新包裝,正逐步推動各地區提價。上海、山東等多地已收到提價通知,幅度在10%上下。青島啤酒正在研究最近兩個季度提價的可能,如若提價落地,預計將會對華東、華南等多地區主力產品進行價格調整(青島純生等),提價幅度在10%以上;百威亞太也在研究對部分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保持與CPI增幅相當。
國金證券分析稱,對比2018年,本輪啤酒提價表現的更為積極、逐利性更強。主要表現為幅度加大,從不超過5%提至5-10%;品種更高端,將青啤純生、重啤烏蘇納入提價范圍。
在本次食品飲料提價浪潮中,啤酒被多家券商認定屬于提價確定性強、提價成功率較高的子版塊。
事實上,雖然漲價可一定程度緩解企業的盈利壓力,縱觀啤酒漲價史,大眾消費品能否長遠盈利更取決于企業對定價權的控制力和消費者對于漲價的接受程度。在消費持續不振的當下,增長乏力的陰影揮之不去,一些缺乏價格話語權和品牌號召力的產品很可能面臨競品的替代,大消費行業的新一輪的優勝劣汰或將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