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酒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名將辛棄疾酒后寫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雄心壯志;才女李清照在大明湖畔,醉后吟唱“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唯美瞬間;更有梁山好漢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后,演繹出精彩絕倫的故事篇章。
時至今日,在山東,喜慶時刻、歡樂時分、難得的相聚都少不了觥籌交錯一杯美酒。且受到孔孟思想的深刻影響,飲酒規矩之多,令人嘆為觀止。
近年來,醬香型白酒風靡全國,愛酒的山東人自然沒有抵御住“誘惑”,成為引領“喝醬酒”風潮的地區之一。為什么山東人對醬酒具有如此偏愛?除了愛酒外,還有一個更為深入的原因,正是魯菜和醬酒的關聯性。
01、子曰:不得其醬不食
魯菜的歷史,相當悠久。春秋時,孔子即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奠定了魯菜發展的走向。南北朝時,高陽太守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詳細記述了山東地域百姓的烹飪技藝,從原料到技法,從菜點到食譜,一應俱全。唐宋時代,齊魯大地經濟發展,依靠黃河流域為主體的餐飲體系,逐漸居于上位。明清及近代,更有魯菜是“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首的說法。
山東作為自古以來的政治經濟重地,魯菜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受到政治、經濟、文化、風土、物產和習俗的影響。在飲食風格上,根據文化的延伸和物產的便捷,魯菜逐漸形成了濟南、膠東、孔府三大風味流派,文化底蘊深厚,名菜佳肴浩如煙海。但若找到魯菜中共通的主線,便是醬及醬油的使用:
首先,對于濟南菜而言,因濟南湖光山色、涌泉之麗,南依泰山,北臨黃河,地理之便食材資源十分豐富,而且還延伸千變萬化的烹調技術,比如爆、炒、燒、炸、溜等,尤以“爆”與“燒”有獨到之處。在濟南的“爆菜”中,分為醬爆、油爆、蔥爆,其中醬爆最為出名,比如醬爆鴨丁、醬爆辣椒等等。此外,“紅燒”也是濟南風味的主要烹調方法,同樣需要老抽和生抽醬油的混合,烹制出的菜肴色紅潤光亮,味咸鮮濃厚,如紅燒肘子,即為正宗。
然后,對于膠東菜而言,膠東地處山東半島,三面臨海,海天山色,果秀魚躍,對蝦、海參、鮑魚、扇貝等海內奇貨層出不窮。雖然吃海鮮,講究清淡鮮嫩,崇尚原汁原味,但膠東菜同樣注重醬料的使用,卻不破壞食材的鮮香,足見功夫,蔥燒海參、紅燒大排翅、油爆海螺等都歸為此類。
最后,孔府菜,孔府風味,是孔子的嫡系后裔在接待皇帝、皇太后,歡宴欽差大臣、達官貴戚和舉行家宴、喜宴、壽宴及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菜系,也是最為正統的官菜代表。每一道孔府菜都是做工和選料極為嚴苛的大件菜,比如當朝一品鍋、燕菜一品鍋、御筆猴頭,幾乎每道菜都會使用到醬油。
02、醬香與醬味的交相呼應!
山東的美食以醬油為靈魂,醬味明顯,而貴州國臺美酒,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醇潤協調,同樣體現醬香。醬油與醬酒的釀造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需要經過高溫和高氮的釀造過程,呈現出焦糊香味,增添了一抹如炙烤般的迷人氣息。
以齊魯大地醬味之美味,搭配貴州茅臺鎮國臺之美酒,交相呼應,相得益彰。在魯菜之中,推薦以下四道經典菜肴搭配國臺酒。
上榜酒肴一:
紅燒肘子配國臺國標,焦糊誘人
紅燒肘子是濟南宴席中首屈一指的經典大菜,曾在山東省首屆魯菜大獎賽上被評為十大名菜之一。
此菜所用肘子,必須選去骨的豬前肘,因為前肘相比后肘皮厚、筋多、瘦肉多、口感更佳。而所謂紅燒,必用冰糖和醬油二味靈魂調料,烹調時,先使用底油把冰糖熬制為血紅色,加清湯、料酒燒開,和已經半煮熟的肘子一起,置于碗內,放屜里氣蒸。隨肘子蒸爛后,將肘子取出,再放入清湯之中,加入醬油、料酒、味精進一步燒開,勾芡淋上花椒油而成。
如此得到的紅燒肘子,色澤紅潤,香爛味醇,尤其是冰糖熬化后成為焦糖色后,能夠賦予肘子顯著的糖漿糊味。且烹煮過程中,使用濟南地道老抽醬酒,讓肘子具有了相當十足的大醬滋味。這與國臺國標在前香和回味中所表現的醬香、焦香,如出一轍,能夠起到相互增香、共同增味的作用。另外,國臺國標酒體酸性偏高,可以起到解膩的效果。
上榜酒肴二:
孔府一品鍋配國臺十五年,多滋多味
品嘗魯菜,若只選一道經典菜嘗試,必為“孔府一品鍋”。這道菜來頭頗大,源自清代“當朝一品鍋”,寓意“當朝一品大員”,因而是孔府滿漢全席的首菜,也是中國烹調史上最高級的菜肴之一。
此菜之所以高貴,因它幾乎囊括了齊魯大地的各路鮮香,比如水產風物的海參、魚肚、蝦餅,山林風物的冬菇、鮮筍等等。此外,用來熬煮的湯也不是平常的高湯,而是孔府菜的套湯,即母雞、鴨和豬肘經三次反復吊制而成。
烹調中,需要用到豬油打底,并放蔥、姜一炸,再加套湯、醬油、鹽水燒開。隨后放入雞肉墊底再依次把冬菇、筍片、魚肚等,一鍋而燉。且還要再起一鍋,加入新套湯、料酒、鹽水燒開,淋上花椒油,熬成調味湯頭,澆到一品鍋四格之內,方得始終。
以上能夠看出,這道菜的風味在于食材格外豐盛,鮮香適口。如此滋味盛宴,只有老酒更多滋味豐富的國臺十五年才能與之相配。當然,國臺酒配傳統國宴菜,名稱上也是彼此呼應。
上榜酒肴三:
醬汁肉配國臺十五年,醬香四溢
《風俗通》說:“醬成于鹽,而咸于鹽,夫物之變,有時而重”。醬汁肉以醬取名,以醬取勝,正是孔老夫子“不得其醬不食”的最佳代表。
這道菜在烹調中,不僅要用到醬油還要用到甜面醬。將精豬肉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用醬油、料酒喂好,再用雞蛋清、豆粉抓勻,上油鍋炸至淡紅色。然后,另一灶鍋內用蔥、姜爆鍋,加甜面醬煽炒,烹上料酒、醬油、清湯、冰糖燒開。隨后,倒入炸好的肉片,用慢火燒透,加濕淀粉勾芡,裝盤即成。
醬汁肉的最大特點就是將魯菜之醬發揮到了極致。醬油+甜面醬的作用,讓其具有紫紅的色澤,更有濃郁的醬香,如此醬味佳肴,須配醬香十足的國臺十五年。國臺十五年酒體醇厚豐滿、老熟香味舒適,兩者搭配香味四溢。
上榜酒肴四:
蔥燒海參配國臺十五年,外焦內甜
海參,作為一種海鮮珍品,與燕窩、魚翅等相列為“八珍”。在明清時代已十分盛行,在全國各地菜系中,幾乎都有海參名肴。“蔥燒海參”作為膠東菜的首席佳肴,與四川的“家常海參”、廣東的“蝦仔海參”、福建的“燒八寶海參”等名貴海參大菜齊名。
“蔥燒海參”顧名思義,蔥即山東大蔥,燒即醬油紅燒。先將山東大蔥的蔥白切段,炸至金黃色,隨后放入切好的海參速炒,接著放入醬油、料酒、白糖、清湯燒透而成,臨裝盤,還要再淋入用大蔥精煉的蔥油,以增進蔥香。
在風味上,這道菜由于使用蔥和醬,所以外在咸鮮微帶蔥香,又因為采用速炒,所以內部仍然甘甜滑爽肥潤。使用國臺十五年與蔥燒海參相配尤為合適:首先醬酒的醬香和蔥香相配,且國臺十五年酒體在醇甜感上十分具有特色,正好搭配海參內部滋味之甜潤。
魯菜除了濟南、膠東、孔府,還有獨具特色的魯西北的禽蛋菜,魯西南的水產菜,以豆腐為主要原料的泰安菜和魯中具有齊國遺風的各式菜肴,相互交映成輝,共同構成了久負盛名的魯菜大家族。
對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魯菜,您最喜歡它哪一地域的風味?都有哪些魯菜搭配國臺美酒的經驗呢?
現在即可參加“品國臺酒秀美味餐”活動,只要拍攝國臺酒與美食同框的短視頻,發布在微信視頻號,@“國臺酒”微信視頻號,就有機會贏得價值529元的國臺國標(375mL)一瓶。
一餐美食,滿口留香;一杯美酒,回味無窮。
更多魯菜美味與國臺美酒的絕妙搭配,由您來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