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酒=垃圾酒”這種說法最近在業內十分突出,尤其是在抖音等自媒體平臺上。
有相當一部分人,把醬香型白酒分為兩類,一類叫茅臺酒,一類叫鎮酒。而且把除了茅臺風味以外的味道統稱為“鎮味”,這個詞并非茅臺鎮特產的意思,而是充滿了貶義。相當多一部分人定義“鎮味”是一種垃圾口感,不少人把國臺、釣魚臺、金醬、摘要……甚至四川的郎酒、也會被劃為“鎮酒”序列。
在視頻中,經常會有人煞有介事的端起一杯酒,以各種儀式感表演后,悠悠說出“鎮酒味道明顯,不建議飲用”。
另外,一部分所謂專業品酒師,經常會故弄玄虛,比如乙酸乙酯味道濃烈。你喝了指甲油嗎?你知道乙酸乙酯的化學式嗎?至于專業性,只要是熟練背誦——醬香濃郁、焦糊味明顯、入口爆、花果香明顯、掛杯持久、口感濃郁……就可以成為短視頻品酒師,門檻低到會說話就能做的地步。
在短視頻當中,即便口中喝的是白開水,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描述。口感是感覺,不是語言,個人口感不代表大眾標準,個人消費能力也不代表大眾消費能力。
從口感偏好來說,確實有人會偏向于某一種口感,就像很多人抽煙也只抽一種,也像有人愛吃榴蓮、臭豆腐、螺螄粉是一樣的道理。但這種個人偏好并不代表大眾喜好,不應該作為專業酒水測評的依據在自媒體平臺上傳播,對大眾進行引導的同時,針對性的打壓多元化的醬香酒品牌。
中國白酒主流香型12種并非與生俱來,命名與口感定義迄今為止不過幾十年時間,醬香型白酒的跨越式發展也不過十年,高峰熱點不足五年,在口感上如果追求唯一,是不是意味著全國大饅頭需要有一個口感定義,不符合唯一標準的都是非主流?
而且把茅臺之外所有醬香酒品牌統稱為“鎮酒”,并予以否定,并不符合充分市場競爭和品牌、品類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即便同樣是醬香酒,大家的口感偏好也有明顯不同。從生產角度來說,即便同樣是茅臺產品,飛天、精品以及茅臺1935口感也大有不同,甚至不同批次的飛天口感也有差異,這種差異不允許存在嗎?
況且有些人刻意以田忌賽馬的方式,以高端產品對標低價位低端產品,對低端消費人群充滿不屑。要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喝得起五百一瓶的白酒,難道就此說明二鍋頭就不應該存在嗎?
抖音的推動邏輯是興趣推送,所以很多人就刻意迎合大眾需求,你想聽什么,我就說什么。不管什么酒,只要不是茅臺我都說不好,就像只要是江小白、二鍋頭都是垃圾一樣,永遠是站位正確。
我每年都要去幾次茅臺鎮,茅臺鎮大大小小的酒廠也走了很多家,喝到過不少好酒,也品嘗過很多滋味,但都豐富了我的味蕾,增加了我的體驗。我不否認有一些產品確實不好喝,但不代表全部,不應該全盤否定一個品牌乃至一個產區。
茅臺鎮諸多酒廠都很努力,不論是釣魚臺、國臺還是夜郎谷、祥康、無憂、五星、懷莊等酒廠,都在豐富著整個醬香酒的市場生態環境,他們合力推動著醬香酒不斷發展,這種努力不應該被否定。
我雖然散淡,但經常也會被冠以酒類自媒體的稱號,不過我更加關注營銷,尤其是品牌。在現代商業邏輯中,營銷前置,你所知道的口感概念,都是別人希望你知道,并且潛移默化移植在你心中的。
對于鎮酒,我不認為是個貶義詞,我只認為是品牌影響力缺失,短期處于營銷低谷的品牌。
自媒體終歸是媒體,媒體終歸是要對他人進行引導,而且很明顯,大家在抖音的目的確實都是為了流量。自媒體是傳播工具,不是自己家的臥室,就連微信朋友圈都是媒體平臺。所以,要對自己的表述負責。
自媒體時代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每個人都有了發聲的舞臺,都可以盡情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在商業領域,真正達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過既然是商業,是生意,自然離不開利益,有利益就有角度、陣營,大家都是驅利,既然驅利,就要做個遵守商業規則的人,而不是一邊立牌坊打壓。
醬香型白酒的發展,離不開眾多品牌的合力,離不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如今酒業的怪現象是,口感上永遠不要夸開發酒,不要夸江小白、二鍋頭、洋河、國臺以及山東酒,誰夸誰挨罵,但大家都在默默的賣著自己口中的“垃圾酒”。
酒業生態的健康發展確實需要不同的聲音去指出問題,去引發爭論,去共同探討,但絕對不是一味的輸出個人口感偏好,更不是一味的否定。
釣魚臺的廣告詞很好,和而不同。送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