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評君 酒評網主編 資深酒評人
在酒評君的朋友圈,有酒友這樣問道:冬至為什么不放假?難道餃子不如月餅好吃嗎?乍看這個問題覺得非常好笑,回頭一想又覺得無懈可擊:是啊,餃子這么好吃,冬至為什么不放假?
冬至大如年。在國人的觀念里,節氣不僅僅是千百年來指導人們從事農事耕作的計劃表,更是團圓、慶祝的重要時刻,冬至尤其如此。說到團圓,總是離不開吃,數千年農耕社會形成的傳統已經深入國人血液,成為民族靈魂的一部分,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冬至”二字,第一條相關搜索便是“冬至吃什么”。冬至吃什么,關于這個問題南方人和北方人似乎很難達成一致。
在北方,素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這被吃貨們認定為餃子是冬至必吃美食的重要依據。除此之外,醫圣張仲景的傳說故事,也是北方人認為冬至這天該吃餃子的又一有力證據。事實上,無論南方還是北方,人們的飲食習慣都是跟當地的風土、物產密不可分的。
北方人冬至吃餃子
遼闊的北方平原,四季分明,雨水溫度適當,是小麥的主產地。小麥粉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面粉,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主食。用面粉制成的食物品種繁多,花樣百出,風味迥異。而餃子因其味美,而且兼顧面食和餡料的雙重風味和營養,被北方人所青睞。
用來包餃子的面粉頗有講究。按面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可以將面粉分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及低筋面粉。其中顏色乳白,蛋白質含量介于高、低筋面粉之間,體質半松散的中筋面粉,是包餃子的最佳選擇,不但便于捏合,煮制時還不易破損露餡。
中筋面粉是包餃子的最佳選擇
然而,餃子之所以迷人,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因為餡料的千變萬化。作為一種頗具包容性的食物,餡料從最常見的牛、羊、豬等肉餡,韭菜、芹菜、西葫蘆等蔬菜,到香菇、銀耳、栗子等山珍,魚肉、蝦仁、海參、干貝等海味,無所不包,幾乎可以滿足各種不同口味偏好的吃貨。
吃餃子要不要就蒜,是吃貨們爭論的又一焦點。盡管不愛吃大蒜的吃貨有一千個理由不吃大蒜,但愛吃大蒜的吃貨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夠了:吃餃子不吃大蒜,干嘛要吃餃子?好吧,酒評君表示吃貨們的邏輯總是不一般。
事實上,除了頗具爭議的大蒜,餃子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蘸料。蘸料對餃子的重要性絕對不亞于餃子本身,以至于自詡“中國通”的歪果仁吃貨,在馳騁中國美食界多年后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吃中國食物,只要帶餡兒的,一定要蘸料,比如餃子,比如包子,比如燒麥,再比如……月餅!是的,你沒看錯,真有歪果仁在吃月餅的時候蘸醋!蘸醋!!
在蘸料這件事兒上,南北吃貨還有分歧。北方吃貨固執的認為,只有大蒜和陳醋,才是餃子的原配,而南方的吃貨在這件事兒上則開明很多:姜蔥蓉碟,沙姜蒜頭碟,干蔥頭碟,甚至海鮮醬油或者芥末,都是餃子的完美伴侶。
蘸料是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在吃餃子這件事上,南北方的吃貨們存在諸多分歧,但有一點是可以達成共識的,那就是在吃餃子的時候,一定要喝點酒。“餃子就酒,越吃越有”,這不但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和熱愛,更表達著人們對親情、友情、愛情等諸多美好感情的珍視。
在北京,寒風刺骨的夜晚,一家人團座溫暖的桌前,一盤羊肉大蔥的餃子,幾樣小菜,再來一瓶二鍋頭,便是最溫馨的畫面。二鍋頭的香氣芬芳,酒質醇厚,入口甘潤、爽洌,酒力強勁,搭配羊肉的鮮嫩多汁,大蔥的蔥香四溢,足以讓人感受家的溫暖。一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
在東北,豬肉香菇餡是冬季餃子最經典的配置。當地養了整整一年的年豬,膘肥肉嫩,用來和當地出產的山珍——香菇一起拌料,簡直絕配。豬肉的糯滑香膩,吃在嘴里讓人感受到足足的幸福感,而香菇帶有山林的清香不但可以完美化解豬肉的些許油膩,還增添了諸多風味。最妙的是,此時再來一口東北小燒,酒香,肉香,野山菌香混合在一起,讓人覺得冬天不再漫長,而春天也不那么令人期待。
一家人,一桌餃子和酒,便是最大的幸福
在西南重鎮重慶,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城市日間的繁忙,隨著夜幕的降臨開始變得放松起來。冬至的重慶,雖然不似北方那么寒冷,但人們也不能無視大自然季節變化的威嚴,溫補的羊肉湯開始走俏。但對于年輕人來說,一碗清淡且鮮味兒十足的黃瓜雞蛋蝦仁餡餃子,搭配同樣清香甜美的江小白,則是溫馨而且時尚的選擇。江小白搭配黃瓜蝦仁餃子,既不會對食材喧賓奪主,又可以增添風味。在江小白類似杏仁和花朵清香的烘托下,黃瓜不再清淡,蝦仁更加鮮甜,雞蛋固有的香、鮮便更加層次豐富地呈現出來。
江小白搭配水餃,溫馨且時尚
其實無論冬至吃什么,都不是吃的美食本身,而是千百年來國人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體現,這其中既有對自然饋贈的感恩,也有對美好感情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