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中國酒類流通市場大約有1.5萬億規模,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格局。
在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中國酒類流通市場“大而不強”的特點依然存在。其中,占據市場70%份額的煙酒夫妻店是依然我國酒類銷售的主要場所,市場分散度依然較高。
隨著中國酒類流通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創新升級產業,正在推動行業由數量型、粗放型向質量型、集約型轉變。近年來,隨著多種力量的合流,這股浪潮越來越明顯,中國酒類流通再次迎來一股發展潮流。
名酒“品牌瘦身+渠道扁平”,傳統酒商壓力巨大
近年來,名酒開始加速收縮貼牌產品,并對透支品牌力的貼牌產品開展了大規模的品牌瘦身運動。
如茅臺從2017年開始便持續開展品牌瘦身。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名酒也都在壓縮產品條碼,清理定制貼牌業務,重構市場版圖。眾多傳統酒商,壓力日漸增大,轉型迫在眉睫。
這與20世紀90年代行業發展局面完全不同。彼時,五糧液發起的貼牌戰略在行業掀起了一股熱潮。隨后,茅臺、瀘州老窖、西鳳、汾酒等名酒也紛紛跟進貼牌戰略。一時間,以名酒為背書的貼牌產品遍布大江南北。2003年至2012年間,做名酒貼牌產品總經銷的酒商,也因此獲利不菲。
除了開展品牌瘦身外,名酒還在推進渠道扁平化。
為抑制市場上過度的投機行為和擴大直銷渠道,酒企推進營銷扁平化的變革已然加快了步伐。
2021年,茅臺直銷模式收入240.29億,較上年同期增加了81.49%。相比于直銷模式,茅臺批發代理模式跟去年相比無較大差距,僅增長了0.55%,為820.3億元。2021年,五糧液直銷模式收入115.9億,同比增長64.37%。
對于廠家而言,渠道扁平化可以更好地管控市場,降低銷售費用,讓企業快速應對市場變化。
不過,對于酒商而言,渠道扁平化意味著利潤減少。越來越多的傳統酒商不可避免的經歷渠道扁平化陣痛。
時代前進不可逆轉,酒商只有主動思考,順勢而為,才能有更長遠的發展。
今天,酒商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僅僅是賣酒,而是文明飲酒的倡導者、名酒品牌的推廣者,以及新型酒文化的傳播者。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強大的酒類流通的支撐。
酒類流通走到歷史關頭,“連鎖化+數字化”是趨勢
環顧中國酒類流通發展軌跡,有著清晰的脈絡。
20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酒類計劃供應、形式單一,主要是餐飲終端與零售小店,以及部分百貨商場。到20世紀90年代至2005年,逐漸轉向市場資源配置,在酒類品種不斷豐富的同時,大型酒類經銷商逐步崛起,國有糖煙酒公司主導地位逐步被各級酒類經銷商替代。2005年至2012年,酒類流通渠道趨于扁平化,銷售層級開始減少,行業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規模化與品牌化的特征。2013年以來,數字化產業生態日臻完善,營銷服務與客戶體驗成為重點。
經過多年發展,雖然行業整體仍然較為分散,不過部分地方酒商,尤其是中小經銷商和夫妻煙酒店生存環境不容樂觀。同時,無品牌、無貨源、無客源、無經驗等也成為終端突圍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酒類流通行業內出現了包括華致酒行、酒仙等一批頭部企業。
現階段,在資本加持與酒企擠壓式增長下,追求渠道議價和規模擴張成為中國酒類流通的發展方向。在這一方向下,“連鎖化+數字化”成為中國酒類流通的大趨勢。
“規模擴張”這一跡象已經在政策文件中被描繪出來。
商務部發布《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酒類流通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培育千億級酒類流通企業1家,百億級酒類流通企業5家,50億級酒類流通企業10家。酒類流通連鎖化率、城市配送比例大幅提升。
規模擴張離不開連鎖化。北京卓鵬戰略創始人田卓鵬表示,預計未來5-10年內,酒類連鎖化率有望達到30%-40%以上。
“渠道議價”也是酒類流通頭部企業正在穩步打造的重點工作。
目前,中國酒類流通龍頭企業在新零售浪潮帶動下,基本實現了在全國市場以互聯網+零售店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將用戶全部融入線下各地門店,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線上引流線下體驗”模式助力自身渠道運營。其中,酒仙還超前布局直播領域,培育出“酒類帶貨一哥”酒仙拉飛哥、酒宮格格等重要IP。
不僅如此,酒類流通龍頭企業還積極用數字化打造旗下產品品牌。
如酒仙已經打造了容大、莊藏、三人炫、國臺國禮、釣魚臺V20、金汾河、澳洲丁戈樹、法國夢特騎士、人頭馬CLUB、馬爹利藍帶350ml等多個爆款產品,品類橫跨白酒、葡萄酒和洋酒等。通過打造爆款產品,提高議價能力,這是中國酒類流通企業提高自身話語權的重要砝碼。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酒業市場,大約占據了全球酒業市場價值的25%。但是卻沒有出現一個如同日本的三得利、美國的南方酒業這類的綜合性酒業集團。
今天,中國酒業的再發展,需要一個又一個強大的流通企業。
正如行業人士所呼喚的:白酒流通進步,則中國酒業進步。白酒流通強,則中國酒業強。白酒流通智,則中國酒業智。白酒流通勝于世界,則中國酒業勝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