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公募基金一季報陸續披露,主動權益基金的布局動向也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周期、銀行等低估值行業,而白酒所在的食品飲料等部分高估值品種,成為減倉的“重頭”,食品飲料行業的基金重倉持股市值占全行業比例環比下降1.28%。
截至2022年3月31日,申萬食品飲料指數下跌16.5%,萬得全A指數成分下跌9.9%,板塊跑輸大盤6.6個百分點,分子行業看,2022一季度,申萬白酒跌幅“最狠”,一度達到21.4%。
白酒股真的跌下“神壇”了嗎?
#財報的秘密
名酒分量有多重?先看前六甲的表現
西北反擊戰,F4誰的勝算更大?
營收占比最大差9倍,白酒股高端分化,各家還剩多少空間?
人均年薪23.5萬,一年發出334億,工資待遇哪家強?
首次覆蓋:茅五洋瀘汾古牛,第二曲線都在哪里?
?
茅五瀘汾
穩居“十大重倉股”
2022年一季度,白馬股仍是基金十大重倉股的心頭好。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藥明康德、隆基股份、招商銀行、五糧液、瀘州老窖、邁瑞醫療、東方財富和山西汾酒。
其中,貴州茅臺以1612.05億元的持倉市值位居首位,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分別以544.19億元、519.05億元、380.38億元的流通市值分列第六、第七和第十位。
橫向比較來看,一季度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還包括電氣設備、銀行、保險和醫療保健。
顯然,十大重倉股均為行業龍頭,公司基本面確定性高,市值較大。行業觀點認為,在市場整體調整較大的情況下,公募基金偏好的仍然是成長股,尤其是重點配置行業龍頭。
?
基金經理偏愛誰?
盡管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有4只白酒股,但是從持股數上看,2022年一季度多只基金都進行了不同程度地減持。
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統計,貴州茅臺從持有基金數上看,雖然新增50家,但持股數量卻減少了152.03萬股。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減持明顯,持股數量分別減少了8023.06萬股、4393.61萬股、3141.59萬股。
在一眾被減持的白酒上市公司中,天佑德酒與伊力特持股數量相較于2021年四季度有所上漲,獲得基金經理更多關注。
伊力特202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十大股東中有六家基金公司,其中招商中證白酒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無為價值精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選擇增持,全國社保基金116組合、海富通改革驅動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海富通改革驅動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為三家新進持股的基金,三者合計股本占總股本的1.82%。
天佑德酒主要得到了來自招商中證白酒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的增持。作為新進基金,招商中證以持股1448萬持股數位列第二大股東,占總股本的3.07%。
?
頂流基金公司在重倉什么?
頂流基金的重倉股,是投資的風向標之一。
從各大基金公司的前十大持倉來看,基金公司依然偏愛核心資產板塊中的白馬股與藍籌股。
據統計,主動權益基金規模居前的10家基金公司盡管對科技成長型賽道的配置出現分化,對不同個股的增持方向也有差異,但仍存在一些共性。
比如規模前10的基金公司中,有8家公司都重倉白酒股,包括易方達、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基金均重倉白酒股。
貴州茅臺占據著上述基金的絕對“心頭好”。易方達、富國基金、匯添富、南方基金、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基金都把貴州茅臺當做頭號重倉股。
在持倉方向上,各大基金也有所差異。比如,從持股數量變動來看,易方達基金對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等一線白酒進行了增持;匯添富基金對白酒持倉也進行了調整,五糧液、瀘州老窖獲增持。
而一季度末,南方基金第一大重倉股為貴州茅臺,持有市值占到公司凈值的2.31%,較去年底有所增長。此外,該基金還加大了對山西汾酒的投入。
?
白酒能抄底嗎?研報這么說
白酒股價下行,白酒板塊整體估值回落,是否迎來了最好的“抄底”時期?
2022年3月,中證白酒指數市盈率(TTM)不到38倍,處于自2019年3月以來(近三年)市盈率估值中等偏低的位置,相較目前的白酒板塊,確實不算“貴”。
繼續進行橫向比較,白酒指數過去三年的市盈率中位數為42倍,當前不到38倍,可以說正處于偏低的狀態,但與2019年上半年最低26倍的市盈率相比,也并非低點。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白酒向上的空間顯著高于下跌的空間。白酒作為長周期、高收益率的代表,在拉動消費,促進雙循環的大背景下,行業基本面仍然穩健。
平安證券研報分析,2020-2021年新冠疫情爆發,疫情初期白酒行業基本面承壓,中端酒消費場景受損。但高端酒表現的穩定性平抑了行業的波動性,疫情好轉后,消費場景回補,白酒行業迅速回暖。
盡管經歷宏微觀的變動,白酒仍具備穿越周期的能力。
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白酒主流價位帶不斷升級,成功打開高端白酒天花板和行業擴容空間,各白酒企業紛紛通過產品升級獲得新生活力。
各大酒企的變革與進步也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在危機下酒企對產品結構、營銷模式等方面及時調整,行業長期供需結構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