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精釀正在困局和變數中,正在努力走向可預知的未來。
文|云酒內容中心商業
麥芽的香甜,酒花的果香,伴隨二氧化碳的爽口,一杯精釀啤酒下肚,沁入心肺的涼爽瞬間涌遍全身,微醺中飄散出滿滿的幸福感。下班以后,尋一間啤酒館,來一杯精釀,這是當前年輕人最樂意暢享的一種生活方式。
目前,精釀啤酒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形成相對成熟且完備的市場;而在國內,精釀啤酒消費市場和消費習慣尚處于培育和發展期。
另一方面,在啤酒產品高端化及健康化趨勢下,國內精釀啤酒消費量擴容迅速。有研究報告分析,國內精釀啤酒增速遠高于啤酒行業整體增速。預計到2025年,中國精釀啤酒消費量可達到25億升,市場規模有望增至300到400億元。
與此同時,國產精釀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困境。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走訪國內部分精釀生產企業,對國產精釀的發展歷程和現實困境獲得了更深的了解,也從中找到了一些國產精釀發展的正向案例,看到了一些可預見的確定性。
前世今生:誰在做精釀?
“酒店里擺著明晃晃的釀酒罐,服務員直接從罐子里接啤酒喝,一扎要十幾塊錢。”這是許多山東人對1990年代濟南自釀啤酒的記憶,也是中國精釀啤酒的啟蒙時代。
到2000年時,“原漿啤酒”開始出現。“原漿”的概念指的是原汁原味、沒有勾兌的啤酒,這也被當時的啤酒企業奉為生產標準,其中代表性企業是生產小鴨子啤酒的趵突泉啤酒廠。
2012年8月28日,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擬組織成立“中國手工微釀啤酒業聯盟”,這是“微釀啤酒”的一個重要節點,也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精釀啤酒的過渡時期。
2016年11月25日,中國輕工機械協會精釀啤酒技術及設備專業委員會(簡稱中輕精釀委)成立,并在齊魯工大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成為中國精釀啤酒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
從酒坊到小酒廠,再到大規模生產企業,精釀啤酒的概念迅速升溫,它被人們冠之以“好喝”“高品質”的標簽,對中國精釀啤酒發展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2019年4月25日,中國酒業協會頒布了《工坊啤酒及其生產規范》,作為舶來品的精釀啤酒迎來了國內第一個行業標準性文件。文件定義精釀啤酒為“工坊啤酒”,當年,國產精釀啤酒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40億元。
在此階段內,眾多大廠也相繼布局精釀:百威收購拳擊貓、鵝島、健力士等精釀品牌;青島啤酒斥資建設精釀啤酒花園項目;燕京啤酒推出了“燕京八景”精釀系列啤酒。
“發展至今,國產精釀啤酒仍處于百家爭鳴的時代,精釀產品甚至有良莠不齊等各種問題。”有啤酒專家如此表示。但不可否認的是,國產精釀啤酒行業目前已進入爆發期,未來將保持高速增長。
發展尚未成熟、符合行業趨勢、市場前景良好,是多位啤酒行業從業者對國產精釀啤酒發展形勢的一致判斷。他們認為,精釀啤酒“具有更高的價格、更豐富的味覺體驗”“符合我國日益龐大的中產階層消費需求”“傳統啤酒產量的下降推動了廠商對產品的結構化升級”。
工商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有精釀啤酒企業近2000家,到2021年已增至5000家,形成了100多個知名品牌,精釀啤酒消費量也在以驚人的幅度擴容。除百威亞太、青島、華潤等傳統啤酒巨頭紛紛布局精釀外,國內也涌現出優布勞、熊貓精釀、高大師等一批較為優秀的精釀啤酒品牌。
國產精釀
何以“困在巷子里”?
“精釀啤酒自2016年就開始發力,但至今尚沒有形成一個影響力較大的寡頭品牌,專做精釀的品牌中幾乎80%都在虧錢。”張飛啤酒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泉如此描述國產精釀啤酒的發展現狀。
在谷泉看來,國產精釀一方面正處于迅速擴容的黃金賽道,一方面發展上困難重重,面臨諸多困境。
對于國產精釀品牌面臨的困境,谷泉認為原因有三:一是精釀啤酒生產成本過高,而生產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二是資本對精釀賽道尚處于觀望態度;三是消費者培育不足,廣大消費者對精釀啤酒認知較淺,消費氛圍尚未形成。
目前,精釀啤酒市場依然處于高度分散、高度競爭的狀態,參與者眾多但較為分散,小微企業較多但未有龍頭品牌出現。啤酒行業營銷專家方剛公開表示,當下精釀市場還沒有一個統領性的品牌誕生,主要原因是精釀啤酒這個品類目前占據行業的比率仍然較小。
浙商證券研報顯示,國內的精釀啤酒滲透率和消費量還比較低。預計到2025年國內精釀啤酒市場規模約為875億元,但滲透率也只有11%。
老牌傳統啤酒巨頭的精釀產品偏向“工業化”,且占比較小,專注于精釀賽道的企業大多規模較小、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批實力不足的企業“倒在了路上”。這是國產精釀啤酒發展的現實。
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復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國內精釀啤酒陷入了更深的困局。“觀望”,成了許多投資者和經銷商面對精釀賽道的態度。
優布勞精釀啤酒創始人李慶在精釀啤酒領域已摸爬滾打了20多年,在他看來,國內精釀啤酒賽道在近幾年發展迅速,且前景廣闊。但在當前形勢下,投資者和經銷商的觀望來自于國產精釀在當前經濟形勢壓力下的不可確定性。
“資本在尋找更可確定的機會,經銷商在尋找更大、更可靠的品牌,而這兩者,當前的國產精釀賽道暫時都給不到。”李慶說,“目前許多中小型國產精釀企業都是靠著情懷和熱愛,在發展上還沒有找到突破口,困于巷子里。”
國產精釀
如何在藍海中走向臺前?
從市場前景來看,國產精釀啤酒的發展盡管仍有諸多待解問題,但優勢特點同樣十分突出。
天貓在6月8日發布的《天貓啤酒趨勢白皮書》顯示,精釀啤酒市場正在高速增長。2021年,國產精釀啤酒的消費增速遠高于整個啤酒市場,酸啤、果啤、IPA(印度淡色艾爾)分別增長45%、35%、19%。
根據興業證券研究報告,當前國產精釀啤酒消費的主力人群在逐步向90后和00后過渡,年輕化趨勢明顯。精釀啤酒在迎合了年輕消費者對啤酒口感和味道需求的同時,還以其多元化的產品滿足了消費者生活場景細分化、多元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精釀啤酒市場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消費市場增長顯著,越來越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精釀賽道。2021年,國內新增近1338家精釀啤酒相關企業,同比2020年增長了23%。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上,也有許多國產精釀品牌獲得了資本青睞。2021年,碧山村、泰山原漿、AB藝術精釀、走豈清釀、軒博精釀、慫人膽、太空精釀、TasteRoom、新零啤酒等15家精釀啤酒品牌接連獲得融資。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精釀啤酒品牌融資就超過10億元。
精釀啤酒尚處于市場藍海,前景廣闊,是國內精釀啤酒領域的普遍共識,但精釀啤酒如何從小眾走向大眾,走上更廣闊的舞臺,也是每一個精釀啤酒企業迫切尋求的答案。優布勞的做法,或許為中小型精釀啤酒企業提供了一些案例思路。
在2020年銷售額就已經達到3億元,并且連續3年實現超級增長的優布勞,在國內一眾精釀品牌中具備較強的代表性和影響力。目前,優布勞線下門店已經突破2000家,覆蓋全國超800座城市。
優布勞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選擇了輕資產加盟運營商的模式。優布勞在布局全國連鎖酒館時,從店面裝修、運營扶持、產品配送等方面均由總部協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門店的經營難度。
這種輕資產加盟的模式極大地降低了加盟商的成本和風險。據李慶介紹,在聚焦新零售模式的前提下,優布勞精釀全渠道布局,獨創CBX商業模式,用互聯網的思維和速度賦能傳統營銷、鏈接社交場景。優布勞的2000多家門店,輕資產加盟運營的模式,為精釀啤酒消費市場構建起了更多場景。
“優布勞會每月分析TOP100的門店的地址,建立動態的選址模型,精準選址覆蓋了社區、餐飲等商圈。通過堂食、外賣、外帶、自配送的方式,做透門店周圍3公里的生意。”李慶說。
這種場景化的營銷、高度可復制的連鎖開店方式,讓優布勞在疫情之下也獲取了高速增長。2022年前5個月,優布勞實現新增加盟商200多家,在行業普遍低迷的形勢下業績保持了50%的增速。
當前,大多數中小型精釀啤酒企業都采取的是前店后廠的模式,即在酒廠附近開設酒吧,不通過分銷商和零售商,直接將酒賣給顧客。李慶認為,這種模式主打體驗功能,但存在產銷量小、受疫情影響大等問題。
在李慶看來,國內的精釀啤酒領域,目前還是一片藍海,尚處于黃金紅利期。一方面,傳統啤酒巨頭以及國外精釀品牌紛紛入局國內的精釀賽道,對國內精釀消費者的培育和消費市場擴容有著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在高度個性化的精釀啤酒領域,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精釀品牌走向成功的關鍵。在產品端,國內一些精釀品牌正在做一些嘗試。
張飛啤酒正在研發的精釀新品即將上市。據谷泉透露,新品將大幅度降低產品價格,預計以14元左右的價格切入市場終端,爭取以高品質、低價格的優勢“平替”市場上同等價位段的工業啤酒;優布勞則在6月中旬推出了一款西瓜味精釀啤酒新品“西瓜太涼”。
一方面在產品升級上尋找更迎合消費者的新品,另一方面在營銷模式上尋求符合市場環境、降低合伙人風險、尋找成體系、可裂變,有效觸達消費者、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國產精釀正在困局和變數中,正在努力走向可預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