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19年車仟北大學校北車禁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帝制的斗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期間,通過一系列脫胎換骨的改革為北大成為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奠定了基礎。在五四運動從爆發到獲勝的全過程中,蔡元培自始至終與運動如影隨行,起到了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他的影響,運動定格在了5月4日;又由于他的辭職和復職,運動得以持續并掀起高潮以至最終獲得全勝。蔡元培堪稱是五四運動的引發者、護航者、助推者,一定意義上也是運動的終結者,還是運動成果在北大的延續者。
偏愛有加餐餐必飲
蔡元培先生生于紹興長于紹興,由于紹興盛產酒,從而蔡元培先生自小也就對酒耳濡目染了,長大后更是對酒偏愛有加。
據他的好友回憶,他雖在外地工作了數十年,但始終保持從小在家鄉養成的生活習慣和愛好。他不僅喜歡喝酒,而且餐餐必飲。每年他都至少買上數壇好酒,備在家中自飲或請客。
熱愛自由更愛喝酒
而且蔡元培是有點小孩子脾氣的,在他第二十三次辭職的時候,胡適知道自己又要去勸他了。胡適自然是知道蔡元培先生喜歡喝酒的,所以胡適就提著酒去了蔡元培先生的家里。
蔡元培先生心里其實明白胡適是來勸他不要辭職的,而他自己實在不想再回去教書了,他就告訴胡適說他的妻子不讓自己喝酒了。不巧的是,蔡元培先生的妻子正好在這時把炒好的菜端進來,說了句“我可沒有讓你不喝酒”,一下子就捅破了蔡元培先生的謊言。蔡元培先生笑了,于是胡適就對他說,就知道你是這樣子,雖然你是個愛思想自由的人,但是,你很喜歡酒。
就這樣,喝了胡適送的酒,蔡元培先生第二天又回去當校長去了。
細嚼慢飲少飲常樂
蔡元培每日飲酒,一些好友說他是“每飯必酒”;但是他很有節制,從來都不喝醉。他平時自斟自飲,一般每餐以舊時的四兩為度,菜是普通的家常菜。他總覺得“細嚼慢飲,少飲常樂”
1939年,蔡元培已是72歲高齡的“老頭子”了。一次,劉海粟先生拜訪他時問他是否每飯必酒。蔡元培先生沒有否認,他坦然地告訴劉海粟:“不要緊,人到老年不免可憐自己,這點積習難以戒除了。我喝得很少,從未醉過。
酒桌禮儀不可不尊
蔡元培是一位大學問家,性情隨和,溫文爾雅。他待人接物總是謙遜和氣,飲宴之時也特別注重飲酒禮節,不論男女老幼向他敬酒,他都要舉杯回敬。
一次,他的一個學生陪同蔡先生到寧波,在象山黃公岙一史姓朋友家小住。史家招待熱情周到,主人知道蔡元培好酒,除中晚餐供酒外,早餐也備有豐盛酒菜。這位學生也愛酒,但沒有喝早酒的習慣,于是就把酒杯倒扣在飯桌上,表示自己不喝早酒。
事后,蔡元培對他說,這樣做不好,不合酒桌禮儀。主人倒滿一杯,你不喝,放在那里,人家就會知道你不喝早酒,不會勉強你,但倒扣杯子就顯得對主人不夠尊重。這位學生很受啟發,以后每當別人向他敬酒時,他一定會像老師蔡元培先生那樣注重禮節,并謙恭回敬。
也許因為酒,成就了蔡元培先生鮮明的個性――大膽質疑、勇于革新而又熱愛自由。在那個忽明忽暗的世道,在那個風起云涌動蕩的年代,正是有了蔡元培先生這樣敢說敢做的人,用實際行動試圖把自己看到的不好的東西改變,為后來從事教學或者學習的人們奠基了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