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酒友在喝白酒時存在分歧,有的酒友覺得喝低度酒比較好,因為低度酒的酒精含量比較低,可以多喝一點兒。有的酒友則認為,低度酒是在高度酒的基礎上通過技術降度而來,要想品味白酒真正的先天味道,就要喝高度酒。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喝高度酒好,還是低度酒好呢?其實,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就如同討論金庸和古龍到底誰更偉大一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白酒酒精度的發展歷程。
(武俠大師古龍和金庸)
白酒在最初釀造時酒精度很低,據史料記載不超過10度,屬于發酵酒的一種。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白酒大部分時間是以發酵酒的形態供國人飲用的,這也就解釋了古人為何動輒就是“千杯不醉”。后來,直到蒸餾技術的發明,將發酵白酒經過蒸餾冷卻,才使得白酒的酒精度升高和提純,至此古人“豪飲”的現象才有所收斂。
(劉伶醉古燒鍋遺址)
據大量的文史資料顯示,宋元時期的蒸餾酒酒精度最高可以達到30-40度,這對于白酒酒精度發展歷程而言,可以說是一次空前的飛躍。近年來,劉伶醉金元古燒鍋遺址、李渡元代無形堂燒酒作坊遺址等的相繼出土和發現,為蒸餾酒釀造提供了進一步的實物佐證。
此后,隨著白酒釀造蒸餾技藝的飛速發展和提升,直到晚晴和近代,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白酒的酒精度再一次迎來了大跨越,以致基酒的酒度數達到60度以上。至此,真正意義上高度酒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再后來,隨著國家相關部門的倡議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白酒低度化的訴求逐漸水漲船高,以致形成了目前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兩大需求陣營。
所以,縱觀白酒酒精度的發展歷程,一言以蔽之,從最初低度向高度逐步演變,再到當前低度酒與高度酒形成平分秋色之勢。回到文章的開頭,那么酒友們為何會產生到底喝低度酒,還是高度酒分歧呢?這要從酒友們對白酒降度的誤解說起。
(酒海中的白酒)
在很多酒友們的意識里,白酒降度就是單純的兌水,這種認知是相當片面的。其實,低度酒和高度酒是一脈相承的,低度酒并不是簡單的高度加水做成的。在高度酒加水稀釋后,酒精含量降低,本來能夠溶解的微量成分,由于溶解度降低析出來形成沉淀,使得本來透明的白酒酒液渾濁、失光,影響美觀。為了恢復白酒原本清澈透明的酒體,就要利用技術予以“除濁”。正是由于這種“除濁”的處理,使得白酒中的甲醇、雜醇油等有害成分得以降低。以五糧液為例,它的“除濁”工藝是用冷凍加淀粉來過濾,不但恢復了酒體的清澈透明,而且也最終保證了酒體的風格、口感和品質等。
此外,加水稀釋后,原來的味道和香氣會變淡,引起酒體風格缺失,影響飲用口感,這就需要勾調技術來進行彌補。市面上的低度劣質白酒,在勾調時一般加入香精、香料用以調味,以達到降度前的酒體風格。在短時間內,這類白酒酒體風格不會產生太大變化,一旦存放時間過久,因為它的酒體活度比較大,風味內涵遠遠比固態酒差,就容易水堿、不穩定,入口有明顯的顯水味。這也是為何酒友們認為低度酒酒質差的根源。
反觀優質低度白酒,在勾調時,把不同風格的固態酒組合在一起,用更好的優質基酒做調味酒。這既滿足高度酒的風味,又保證酒體風格在長時間儲存中保持平衡化。所以,勾調優質低度酒,對基酒要求更高、更全面,而對勾調技術和調味酒要求更不是一般的酒廠能做得到的,有時能夠做高度酒的基酒不一定能做低度酒。因此,現在白酒低度化,是在更高技術層次上的低度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所謂加水低度化。既然了解了低度酒的由來,你喝酒時還為度數高低糾結嗎?
(42度青花汾酒20年)
作為高度濃香白酒的代表,高度劍南春、國窖1573等,以窖香濃郁、豐滿醇厚、濃中帶有陳味的口感得到了大批擁躉者。但以入口綿、落口甜、余味爽凈、香氣清正而著稱的清香型低度白酒如汾酒、牛欄山二鍋頭等同樣受到了很多酒友們的青睞。
除此之外,頗受年輕人青睞的青春小酒江小白,也是優質低度酒中的典范。江小白的酒體在傳承川法小曲工藝的基礎上創新口感,以進口順滑、口感綿甜、余味爽凈的輕口味,貼近和迎合了年輕消費者的口感需求,糧香中帶有的淡淡的蘋果皮味和些微杏仁味,更是增添了低度白酒的獨特風味。它提倡的小聚、小飲、小時刻、小心情,更得到了年輕消費者心理層面的高度認同。所以,江小白成為年輕消費者的首選的低度酒品牌,也就不難理解了。
(40度青春版江小白)
記得在金庸逝世后,網友這樣寫到:隨著金庸與古龍在天堂相會,那將是另一番的論道武林笑傲江湖。他們生前都不曾計較誰更偉大,我們這些武俠控更是沒必要置喙,但憑自己的喜好拜讀足矣。
同理,我們喝酒亦是如此,高度酒有它的神韻,低度酒也有它自身的魅力。我們喝酒絕不僅僅是為了尋求生理和感官上的刺激體驗,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心理和情緒上的快感,無論度數高低,只要適合自己的口味也就足夠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在相關部門發布的新版《清香型白酒》執行標準中,取消了產品分類,將不再區分高度酒與低度酒。這是否是白酒度數發展的一種趨勢尚不得知,但至少清香型白酒已經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