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精釀行業來說,這幾個月真是難熬。
隨著新冠肺炎大流行,全球各地紛紛關閉了酒吧,無數同行倒閉停業,甚至可以說整個精釀啤酒生態系統都被顛覆了。
位于美國布魯克林的Threes 精釀深有感觸,聯合創始人喬希·希曼(Josh Stylman)表示:“從財務上講,3月有點像一場大屠殺。”這個感慨的前提不能忽略——Threes是一家屢獲殊榮的知名啤酒廠,擁有成熟的分銷市場。
雖然疫情已經迫使一些啤酒廠關閉,但Brewers Association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許多釀酒商對自己的生存發展持樂觀態度。樹挪死,人挪活,過去幾個月仍在營業的精釀廠牌都做出了改變,重新規劃運營,找到服務客戶的新方法。
瓶裝罐裝
應對危機小能手
BA的巴特·沃森(Bart Watson)表示,在肺炎之前,美國啤酒廠平均產量里有10%放入了生啤小桶里,這些啤酒會在酒吧、餐館和啤酒廠自己的Tap room里以生啤的形式出售。對于精釀啤酒廠來說,這個數字要高得多,接近40%,而且精釀行業更加依賴酒吧渠道。
當然,通常情況下,剩下的60%通過罐裝和瓶裝售賣。但疫情期間由于酒吧銷售渠道完全枯竭,精釀商不得不以任何可能的方式重新規劃與安排他們的啤酒。
Stylman說:“酒吧關門的當天,酒廠就決定所有可以罐裝瓶裝的液體都必須馬上罐裝瓶裝,繼續賣生啤我們離倒閉就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Threes可以單獨完成罐裝瓶裝,但這個轉變需要重新規劃啤酒廠的整個運營,既費時又費錢。“我們剛剛訂購了一堆包裝盒,想找到最好的一個。除了包裝盒,標簽、瓶蓋等采購需求也得重新算算——面對大批量的產品計劃,我們需要在疫情期間試驗與挑選合格的供應鏈。”
一些精釀啤酒廠為了更快地重新包裝酒液,開始使用打酒壺(growlers)或鋁罐(crowlers)。鋁罐機器的成本只有幾千美元,但它們的DIY包裝不能提供最好的保質期。
其他從未罐裝瓶裝過的啤酒商有的選擇與移動罐裝公司合作,如Codi制造公司或移動罐裝公司,其中一些會提供折扣或免費勞動力,以幫助掙扎中的行業維持下去。
最慘的是,一些啤酒釀造商無法將他們所有的酒液重新包裝,不得不將其傾倒或者釀成杜松子酒。
俄勒岡州波特蘭市Breakside啤酒廠就是如此,在新冠肺炎爆發前,該啤酒廠將70%的啤酒裝在生啤小桶里。
啤酒配送
第三方平臺的興起
盡管一些新聞標題宣稱美國人在家飲酒的數量高到令人震驚,但對許多啤酒廠來說,臨時抱佛腳的瓶裝銷售并不能彌補酒吧生啤的損失。還有一個靈魂拷問,啤酒裝進瓶子后,啤酒廠如何在疫情期間把它們送到消費者手中。
所以啤酒配送業務也有了一個巨大的增長。根據BA的數據,有30.5%的啤酒廠表示他們在本地開始啤酒配送業務,3.8%的啤酒廠選擇與第三方配送平臺合作,4.8%的直接安排工作人員從酒廠開始對消費者的點對點配送。
《酒精運輸法》的疫情放松條款允許釀酒商在Doordash和UberEats等平臺上列出產品。前文的Stylman目睹了精釀啤酒廠如何在這些平臺上掙扎,他表示,為了盡量省錢,Threes重新雇傭休假的taproom員工,推出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內部送貨服務。
線上銷售
落后的暫時上升
比起我國的淘寶天貓,美國精釀的線上銷售可以用落后形容。
但在疫情期間,美國線上啤酒零售商Tavour的業務也出現了增長。
Tavour曾經是精釀極客們在稀有啤酒上砸大錢的平臺,最近它迎來了更多通常在實體店購物的非專家顧客。
Tavour通常每月新增7家啤酒廠,但自3月以來已增加了47家。Tavour的營銷總監梅根·伯奇(Megan Birch)表示,新加入的廠牌中,其中約有一半完全是自己分銷的,甚至還有少數只通過自己的酒吧銷售。像Mikkeller這樣的大品牌和Parish Brewing這樣的小眾品牌已經提供了一些從未出現在該網站上的啤酒。
伯奇感慨:“你會覺得啤酒廠從來不想與我們合作,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需要’與我們合作。”
問題頻現
改變不意味無缺
就在釀酒商做出改變的同時,新的問題也不斷出現。
釀酒原料和轉型材料的供給一直跟不上。4月美國啤酒商就開始擔心二氧化碳的短缺——二氧化碳是啤酒碳酸化的重要一步,除了攜帶風味化合物之外,二氧化碳對啤酒泡沫和與良好泡沫相關的細膩口感都有顯著的影響;而疫情期間無論是酵母還是酒精的渠道都嚴重匱乏。
最近,幾乎每個啤酒廠都向罐裝/瓶裝啤酒過渡,原材料供應鏈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COVID-19大流行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但它已經永久性地改變了一些釀酒商的經營方式。
改變可能是明智的,因為大流行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消費者需求。“有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宅家,就算能出門,他們也不會真的想出去了——精釀啤酒送上門更香。”
本文并非商用,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不妥請聯系平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