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今年一季度酒類行業的各項數據,形勢不容樂觀。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白酒產量202.4萬千升,同比增長4.7%;啤酒產量816.0萬千升,同比下降1.5%;葡萄酒產量5.1萬千升,同比下降31.1%。幾大酒種除了白酒保持了小幅增長外,其余均為產量下降。
眾所周知,一季度對快速消費品領域來說,是實打實的旺季,年初兩節是消費高峰,酒類行業更是如此,關系到全年的形勢。
產量與消費休戚相關,然而對比2021年同期,201.4萬千升的產量,22.5%的同比增幅,白酒今年一季度幾乎可以用原地踏步來形容,增長勢頭減弱;去年一季度啤酒產量822萬千升,同比增長50.7%,而今年不升反降;葡萄酒近年產量持續下行,30%以上的同比降幅,說明其仍未走出低谷。
種種跡象表明,反復的疫情對國民消費造成了實質性的影響,給酒行業開局帶來壓力。加之全國春季糖酒會、酒博會等行業活動相繼延期,也讓產業鏈上互動缺乏應有的動力與氛圍。
生活還要繼續,經濟還要發展,社會更要進步。多地的疫情防控經驗告訴我們:越是在防疫的關鍵節點,越需要充足的物資保障,這既關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更關系到抗疫的士氣和社會穩定。與狡猾的疫情做斗爭同時,酒業人更要樹立起堅定的行業信心,以更大的努力與創新,應對當下暫時的困境。
消費市場的變化已經引起國家的高度關注。4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中指出,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
《意見》提出了五方面二十項重點舉措,其中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做好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積極推進實物消費提質升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加快健全消費品流通體系,增加就業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加強消費領域執法監管,全面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將有助于推動涉酒領域消費。
相信在政策細則出臺與部門的推動下,通過酒業人的共同努力,酒類消費市場一定能夠重現輝煌。(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22年第5期)(原標題:如何看待一季度酒業數據對全年形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