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酒的原料就是糧食和水,按照原料成本來推算一瓶酒的價格,成本不過十幾塊而已。所以,很多人覺得一瓶酒要好幾百甚至上千那都是炒作,憑什么能賣出如此高價?
但是一瓶酒的成本真的那么低廉嗎?然而,一瓶好酒的成本,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今天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分析一下一瓶白酒的成本,讓大家看看到底有沒有物美價廉的美酒。
01
原料是酒的初始成本
我們通常把酒分為兩種:傳統工藝釀造的糧食酒,酒精勾兌的酒。酒精勾兌的酒,原料是食用酒精,價位大概在5000元——6000元/噸;而傳統工藝釀造的糧食酒,原料通常為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等谷物。優質酒對原料要求很高,如谷物顆粒要飽滿、新鮮,有些甚至對糧食產地和品質都有非常具體的要求。單從原料成本而言,糧食酒至少是酒精勾兌酒的兩三倍。
02
人力是酒的附加成本
酒精勾兌的酒生產很簡單,用食用酒精、水、香精一勾兌就行了。所涉及到的設備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等都不多,基本上兩三個人就可以在短短幾天里,就可以造出大量酒精酒來,所以這個成本并不高。
而傳統工藝釀造的糧食酒,生產工藝都非常復雜。原料處理、泡糧、蒸煮、攤晾、翻糧、拌曲、入窖、出酒、缸儲......每一道環節都需要有專門的人員來操作,這其中所涉及的時間、人力、物料成本,是酒精勾兌酒遠遠不能比的。
03
運營是酒的品質成本
酒廠除了繳納所得稅、附加稅外,還要承擔白酒消費稅。不僅如此,還要渠道維護、售后服務、物流保障等等都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維護運營。而且,保證品質的穩定是最重要的,越大的酒廠,對品控抓得越嚴格,所以這也是為何名酒價格更高。
04
時間是酒最昂貴的成本
首先釀酒是需要時間的,大部分白酒的釀制時間為三個月到一年不等,像醬香型白酒的整個釀制周期就長達一年,這期間需要經歷: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其次酒釀出來了并不是就可以拿去賣了,都需要要存放一段時間,讓酒自然老熟,這樣酒才醇厚、適口。像醬香型白酒從釀制開始到出廠售賣,整個周期長達五年之久,也正因為如此酒廠才把庫存的老基酒視為珍寶。
05
歷史和自然環境是酒的背書
一家剛剛建成的酒廠,即使聘請再優秀的釀酒人才,仍然無法百分百保證品質,這是因為,酒歸根結底,還是自然歷史的造物。
據說濃香型白酒的窖池,至少要在10年以上,方才稱得上是好窖。好窖的微生物釀出的酒,自然天成。所以一瓶好酒的背后,是風土、是氣候、是歷史。只有這些的結合,才能造就一個品牌的誕生。
06
稀缺度決定了酒價格的飛升
限量供應的高品質酒,往往更會引起人們趨之若鶩。例如茅臺酒價格的飛漲,也正是因為其產量的稀缺。一些酒廠的老基酒同樣價格不菲:2012年一壇1981年5月封存的原壇千斤容量董酒原漿拍賣價格為609.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