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調白酒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讓我們更深的了解白酒,并且感受品酒的樂趣。當然對于酒友調酒,我們沒法像專業調酒師那樣操作:一方面我們沒有他們那種專業技術;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有相應設備、工具及各種各樣的基酒和調味酒。從專業角度,白酒勾調是門技術活,整個操作有嚴格的規范。對于酒友調酒,不需要按這個規范來,我們只需找對方向,往這個方向去做就可以了。
在酒友調酒中,常見勾調有老酒調新酒,高度酒調低度酒,濃香、醬香調兼香酒,下面我來說說這些酒的調配思路。
老酒調新酒一定要注意,我們選擇老酒和新酒的風格一定要是一樣的,兩者風格有明顯區別,不建議相互勾調。這里的風格區別不僅僅是香型區別,還有路數區別。簡單來說,老洋河酒不適合調到新洋河酒中,但老五糧液可以調到新五糧液中。主要在于老洋河和新洋河的風格區別太大,老洋河是大麥、小麥、豌豆制曲,高粱發酵而成的濃香型白酒,酒體展現綿柔陳鮮風格,而新洋河酒是大麥、小麥、豌豆制曲,但大麥和豌豆比例大大降低,釀造中是五糧原料,除了高粱以外,還有小麥、大米、糯米和玉米,而這也導致新洋河酒風格與老洋河酒有明顯的區別。由于兩者風格區別較大,本身風格沒有什么缺陷需要彌補,它們相互勾調,風格反而被減弱,整體呈現容易不倫不類。
相比來說,老五糧液調入新五糧液中倒是沒有那么不搭,畢竟兩款酒都是五糧跑窖工藝釀造而成,兩款酒很多地方呈現相似。對于風格相似的新老酒勾調,個人建議老酒比例宜在10%之間,主要作用是通過老酒陳味豐富新酒滋味。不過對于新酒選擇,一定要選高端酒,低端新酒調老酒有點浪費。
對于新老風格區別比較大的老酒,尤其是風格獨特且現在沒有酒廠在產的老酒,個人不建議跟新酒勾調,對于這種老酒,我們還是更多感受其本真風味。
當然圈里有不少酒友說跑酒老酒怎么調?對于跑酒老酒,如果風味跑得面目全非,這種老酒怎么調都拯救不了。當然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宴席場合現場勾調,操作方法就是老酒比例不要超過20%,最好在10%及以下,讓新酒的味道壓住老酒的失真味道,然后直接飲用。
對于這種勾調,嚴格意義上降低了新酒品質,但因為比例小,降低得并不明顯。而在宴席場合,多數人不會品酒,他們看到你現場調老酒,就會有種高大上的感覺,只要跑酒老酒的失真味道不冒頭,調出的酒他們喝著都會覺得這是好酒。這是多數白酒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叫做看瓶子喝酒說酒質。
對于主體味道還在但有水感的老酒,如果有同風格60°以上超高度酒勾調則很完美,比方說我們拿汾酒頭鍋和跑酒的老汾酒進行勾調,兩者中和確實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對于這種勾調,比例要看具體情況,因為跑酒的變化是不確定的。
高度酒調低度酒在酒友圈玩得不多,但在品牌酒營銷中較為常見,比方說仰韶、雙溝和伊力特的部分產品,在賣正常度數酒的同時,還會附帶一小瓶高度酒頭。其實這些超高度小酒,就是一個普通的超高度數酒,并不是真正的酒頭。因為酒頭比較沖,酒體前香強,收口較快。有些酒頭,因為數據指標的問題,沒法直接作為商品上市銷售,因此市面上絕大多數叫酒頭的酒,其實就是一款正常的超高度酒。
當然對于品牌酒的這種營銷玩法,主要是娛樂,但這個過程確實也讓許多酒友喜歡上了調酒。
相比老酒調新酒和高度酒調低度酒,酒友圈更流行的是高端酒調低端酒和不同香型酒勾調。主要在于這些酒相比老酒更易獲得,除此之外,酒友圈的酒友多喜歡喝高度酒,對低度酒沒有多大興趣,因此前兩種勾調自然不普遍。
說到高端酒調低端酒,很多人的理解跟老酒調新酒一樣,覺得高端酒就像味精一樣能夠點睛低端酒的風味。圈里不少人拿茅臺酒調茅臺鎮酒,以此讓鎮酒有茅味。其實這種調法在酒桌上很有用,更多是娛樂,至于比例和配方,只要說出個所以然,隨意調就可以了。
其實當前的許多酒廠,從低端到高端酒都是一種風味,只是越往高端走,酒體的風味越飽滿,口感越連綿。對于同風格的酒,怎么調都不會出現風味不搭的情況,他們的變化更多在酒體飽滿感上。
至于同種香型不同風格的酒相互勾調,這個要看你對酒質的理解。一般來說,相同香型、不同風格的高端酒我不建議相互勾調。簡單來說,飛天茅臺和紅運郎都是好酒,但相互勾調反而容易不倫不類。但如果兩款酒某一展現過于突出或呈現上有缺陷,選擇合適的酒勾調說不定能負負得正。
比方說過重曲香的醬酒跟偏酸甜的醬酒勾調,酸甜醬酒的酸會弱化重曲醬酒的澀苦感,從而使酒體口感達到一種均衡。在我品鑒的各路醬酒中,曲香偏重且平衡感不好的有14年潭酒20年陳釀、18年金質習酒;酒體偏酸甜的有13年觀真12年、醬香沈酒、還有茅臺鎮不少醬酒。這兩路醬酒相互勾調確實可以達到平衡,整體品質有所提升。
對于相互彌補酒的勾調比例,更多要看兩路酒的基礎風格,然后結合基礎風格確定比例。一般的操作方法是選擇一種風格的酒,然后再用另一種風格酒一點一點加入,一邊加一邊品,覺得達到合適的比例就可以了。
當然對于陳曲香不那么過重的酒,也可以調淡雅風格醬酒。說到淡雅風格醬酒,酒體偏甜,風味較淡,這種風格比較適合大眾飲用,但在酒友圈卻并不討喜,比較典型的就是新的武陵酒和珍酒。對于這兩個品牌酒,可以調茅臺、青花郎、紅花郎15年、茅臺鎮文中醬酒等陳曲香偏重的酒,一般的比例在20%左右。通過這種勾調,可以用陳曲味復雜酒體風味。
對于武陵酒和珍酒,不太適合用14年潭酒20年和18年金質習酒與之勾調,主要在于武陵酒和珍酒的平衡度不錯,調入那兩款曲香嚴重冒頭的白酒,比例稍大一點就會導致酒體的澀苦感冒頭。
在相互彌補的勾調中,低端酒也適合跟醇甜風格突出的同風格酒相互勾調,用醇甜增加低端酒的尾甜,同時壓住急促收口的刺辣感,其實這也是許多大廠調低端酒的一個思路。說到這里,我聯營的今良造醬香巫山、濃香滄海是不錯的醇甜風格酒,因為在酒體設計中,我刻意要求酒廠加強這方面的呈現。對于濃香滄海,是多糧風格酒,可以調低端的多糧濃香酒。
對于醇甜風格酒調低端,一般調入10-20%就可以了。對于多糧曲濃香酒,五糧液酒廠的六和液天和(黃瓶)是一款風味突出的酒,但此酒的尾段表現有所不足,用滄海加其尾味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用六和液天和增加低端酒的糧曲風味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般用量在10-20%左右。
當然,五糧液酒廠還有一款更加突出糧曲風味的酒,那就是68°的五糧液,這款酒不僅糧曲味突出,而且度數高,其也很適合增加低度酒的酒精度。在酒圈里,經常有人將其與39°五糧液勾調。對于這,有條件、感興趣的酒友可以將這兩款酒勾調成52°的酒,然后與水晶裝五糧液對比,看兩款酒的品質感覺,個人覺得勾調出的酒品質還是比水晶裝五糧液要差一些,畢竟水晶裝五糧液的專業人士調的,當然這種勾調確實會有不少樂趣。
在瀘型風格酒中,釀藝2013和國窖曾娜大師可以做瀘型酒的調味酒,主要在于這兩款酒的烤麥香較重。對于瀘型酒,多數追求的是窖香復合香和酒體的醇甜細膩,并不像釀藝2013和曾娜大師展現濃郁口感。但正是因為不少瀘型酒追求純凈風格,使得一些沒做好的瀘型酒風味偏淡。比較典型的就是玉蟬的一些酒,窖香復合香不好,整體風味偏淡,調入20%左右的釀藝2013,對其復合風味會有一定的提升。
對于不同香型酒的勾調,主要有兩種思路:一種是運用其他香型酒的特點豐富或彌補本品風味,這種勾調的比例會很小;另一種是兩種香型按一定比例調兼香酒。
說到其他香型酒彌補本品風味,一般勾調的比例都不超過5%,超過之后會影響本品風格呈現。在這種設計中,比較典型的有重曲或重焦糊醬香酒調多糧濃香酒,增加多糧濃香酒的陳味;清雅芝麻香酒(比方說一品景芝20年)調大曲清香酒,增加大曲清香酒的陳味;柔雅風格董香酒(比方說董宛酒)調濃香和清香的酒精酒,增加酒精酒的酸度和飽滿性。
當然這種勾調也有一些比例較大的操作,比方說運用盈江糯米酒調收口較快董香酒尾味,糯米酒加入的比例可以到20%。能這樣操作的主要原因是董香酒本來就包括了米香特點,另外,盈江糯米酒只是甜綿,然后再就是濃縮的米酒香,除此之外并沒有太多別的味道,因此大比例的調入董香酒中,對董香酒的風格影響有限。
除此之外,在兼香酒的勾調中,其比例也沒有嚴格的要求。比方說白云邊低端酒可以用今良造巫山調醬型的尾甜,也可以用今良造滄海調濃型的尾甜。當然白云邊的不少大眾產品確實有用今良造酒調味。對于兼香酒勾調,醬型酒的選擇還是用偏靠醇甜風格的酒,重曲和焦糊風格醬酒并不適合,主要在于濃型酒的味道整體沒有醬型強,如果用偏濃郁的重曲和焦糊風格醬酒,醬型酒稍微調多一點便壓住了濃型,使得兼香特點不夠典型。
對于兩種香型調兼香酒,主要是濃香和醬香調兼香酒,一般的比例為濃7醬3,醬的選擇一般是醇甜風格醬酒,濃的選擇較為寬泛,但不會選擇淡雅濃香,主要在于淡雅濃香風味太容易被醬香壓制。
除此之外,在兼香酒的調制中,不少酒友不會只拘泥于濃醬兼香的酒的勾調,一些酒友喜歡把各種香型、風格酒往里面調,從中探尋新的白酒風味。對于這種勾調,還是要多測試,也就是先不同比例小樣勾調,然后品鑒,發現最佳比例后,然后調一小瓶靜置,一個星期后再品鑒,發現風味穩定,即可確定配方。
總的來說,對于酒友調酒,更多還是在玩,我們不具備專業調酒的條件,因此我們不要完全模仿專業調酒那樣,一些酒友為了調酒,買了一堆專業工具,最后發現多數工具用不了幾次,很多時候沒必要用。
對于酒友調酒,在消費效果上分兩種:一種是酒桌上現場調,這種玩法針對大眾,主要是娛樂氛圍,增加飲酒樂趣的作用;另一種是在家琢磨勾調,然后在圈內分享討論。對于這種勾調,偏專研一些,適合一些喜歡琢磨酒質的酒友。不過這種勾調的飲酒場合也很有局限性,只適合在會品酒的圈子里相互討論,對于不會品酒的大眾,對這其實沒有多少興趣。因此對于酒友調酒,更多還是娛樂。最后,對于我對酒友調酒及一些調酒思路的解讀,作為酒友及行業的您怎么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