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酒友們在喝酒選酒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這么個問題,有的酒明明是同一個牌子,但是因為標注的“曲”不一樣,價位也天差地別。
哪些“曲”酒有何區別呢?又是按照什么規范區分的呢?本文就給我們介紹一下各種曲酒。
所謂曲酒,是指在發酵過程中借助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通過酒曲中的酶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制成的酒。
以酒曲釀酒是我國釀酒歷史的一大創造,在酒曲的幫助下,原料谷物中的淀粉加速轉變為糖,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
酒曲釀酒大大加快了酒精的轉化速度,提高了谷物的出酒率,節省了釀制周期;
而且在酒曲的作用下,谷物中產生了復雜多樣的香氣物質,賦予了釀出的酒豐富的香氣,所以我國的白酒才有那么多香型區別。
曲酒按照制曲原料的不一樣,一般分為大曲、小曲、麩曲以及混曲法白酒。
大曲酒是指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釀的酒,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部分大曲會加入一定數量的豌豆。
大曲酒一般是固態發酵,釀出的酒質也比較好,但出酒率比較低,現在的品牌優質白酒基本都是大曲酒,比如茅臺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等。
小曲基本以稻米為原料,采用半固態發酵的方式制酒。氣候溫暖濕潤的地方適宜采用小曲酒生產,比如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大多是小曲酒,其中較著名的代表就是桂林三花酒、廣東長樂燒等。
麩曲酒則算是新時代的新創造,麩曲酒起源于我國白酒的各種試點活動。
在解放初期,為了提高白酒產量、節約釀酒糧食,我國在煙臺、威海等地進行了屢次白酒試點,并總結出了“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麩曲酒母”的十六字“煙臺操作法”,哪些試點研究出使用麩曲代替大曲提高出酒率的方法,使我國白酒行業得到飛躍式發展。
麩曲是以麩皮為原料,蒸熟后接入純種曲霉或其他霉菌,人工培養的散曲。
麩曲釀酒法可以使用薯干、糠餅等為原料釀酒,而且具有發酵時間較短、出酒率高、生產本錢低等特點,一研制出就大多數酒廠為采用。
一時之間,誕生了大量麩曲名酒,比如號稱貴州老三春的黔春、筑春、碧春、河北廊坊的迎春酒、曾經的北大倉酒等,二鍋頭也屬于麩曲白酒。
麩曲酒因其生產周期短、生產本錢低的優勢,一度占據白酒市場極大的份額。
但麩曲酒也有局限,以麩皮為原料制成的酒曲生成的香氣物質較少,釀成的麩曲酒香氣淡薄、口感單一,通常需要加入香氣物質提香,因此新時代以來,麩曲酒逐漸不被人們愛。
混曲法白酒則是指大曲小曲聯合使用釀酒,比如曾經的八大名酒之一董酒,便是采用大曲釀制香醅、小曲釀制酒醅,然后在蒸餾中分層放置、串香而成。
至于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則是大曲酒下的某些酒類的特殊類型。嚴格來說,這是屬于瀘州老窖特定的分級方法。
1952年,瀘州老窖將大曲產品按照內在風格上的細微差別進行分級,分為特曲、頭曲、二曲、三曲。
哪些曲酒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也叫做量質定級。其中規定特曲貯存三年,頭曲貯存二年,大曲貯存一年,二曲貯存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