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白酒的酒友們都知道,白酒不僅釀造工藝復雜,儲存條件嚴苛,這飲用起來也是相當有講究,溫度太低或者太高都達不到最佳狀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白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為什么會有最佳飲用溫度?
大家可能聽說過香檳酒、氣泡酒、葡萄酒、啤酒有最佳飲用溫度,那白酒有沒有最佳飲用溫度呢?實際上,不管是紅酒、白酒還是其他酒,每一種酒都有一個最佳飲用溫度。
啤酒最佳的飲用溫度在7~10℃之間,有的甚至在5℃左右,所以人們通常喜歡喝“冰啤”。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在8~12℃,香檳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在6~8℃,新鮮紅葡萄酒12~14℃,陳年紅葡萄酒15~18 ℃。而黃酒則在45~50℃左右飲用,口感更佳。
這是因為不同的溫度會影響白酒香味成分的揮發,以及酒液在口腔中的擴散速度,這些都是影響白酒風味喝口感的重要因素。所以白酒應該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飲用,讓其口感最佳。
喝白酒的溫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溫度過高,會破壞酒液滋味的協調,溫度過低,則會抑制酒液香味的散發。
白酒在溫度低于8℃時香氣會進入封閉狀態,這個溫度下的白酒雖然口感更為清脆,但香氣卻顯得非常微弱。所以,白酒確實是存在最佳飲用溫度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白酒最佳飲用溫度和什么有關?
酒精類飲品帶給人的感官刺激,無非就是兩方面:味覺和嗅覺。味覺,包括酒精的甘甜和辛辣,有機酸的酸味,殘糖的甜味,單寧等物質的苦澀和收斂感;嗅覺,包括各類小分子揮發性物質帶來的花香、發酵香、果香、橡木香等。談及此,就不得不說說中國白酒的香型了。
大家都熟知白酒有諸多香型,如馥郁香型、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鳳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和其它香型等。之所以會有這么多不同的香型及風格,這是因為釀造的工藝、環境不同。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酒曲制作工藝的不同,也可理解為是不同香型白酒中含有的酯類物質不同。嗅覺和味覺器官對這些成分又有不同的敏感性。于是,不同香型的酒在同一溫度下的風味和口感就有了很大差異。
因此,在談及白酒的最佳品飲溫度時,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白酒的品飲溫度與酒的香型(或工藝)相關,不同香型的白酒有符合自身特點的最佳飲用溫度。例如,醬香型白酒在堆積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酯類物質沸點較高。要發揮出醬酒最佳的風味,醬香型白酒的最佳飲用溫度是高于其他香型的白酒的。又如黃酒的最佳飲用溫度在38℃左右。
因含有微量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其沸點較低,將黃酒隔水加熱,黃酒中的醇酯類芳香物會加速揮發,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郁。因此,我們可知,并非所有白酒的最佳飲用溫度都是統一的,這取決于白酒的香型、工藝及其特點。
白酒最佳飲用溫度是多少?
既然白酒有最佳適飲溫度,那么最佳適飲溫度到底是多少呢?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業界目前并未形成統一定論,這方面的知識還值得進一步的探索。那我們能不能從其他方面來得到答案呢?
1、國家檢驗白酒溫度標準
雖然業界對白酒飲用時的準確溫度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國家在檢驗白酒時對室內溫度還是有要求的。如全國食品工業技術委員會之前頒布的GB/T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中指出:品評室溫為20℃--25℃,樣品要在20℃±2℃環境下平衡24小時,或者在水浴中保溫1小時。
這說明在國家標準中,白酒進行感官評定時酒液溫度介于18℃~25℃,這也是我們認為的白酒飲用溫度的基本范疇。
2、味覺角度
喝白酒,除了聞香外,最重要的是要靠舌頭“品”。溫度對味覺的影響在生理上有著較為科學的解釋,我們的味蕾在不同溫度下,味道感知能力是不一樣的。低溫能使舌麻痹,高溫給舌以痛感。
人們舌頭的靈敏溫度為15℃~30℃,味覺在21℃-31℃最為靈敏,高于35℃左右時大腦優先處理“燙”的信息,對其他風味的體會減小。甜酸苦咸鮮五種味道的強弱程度與溫度變化的關系不盡相同。溫度較高時,舌頭對甜味更為敏感,最佳溫度為37°;酸味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一般10℃~40℃之間的差異不大;
苦味則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大,隨溫度升高而味感減弱; 咸味的強弱與溫度的分界線為26℃,高于或低于這一溫度,咸味便會隨溫度的升降而逐漸減退。15℃~35℃間,由受體蛋白更活躍使得感受的甜苦鮮味隨著溫度增加而信號增加。白酒含有98%的乙醇和水,以及2%的微量成分和風味物質,溫度對其口感及風味的影響是巨大的。
從上述分析來看,白酒的品飲溫度范圍當介于21℃~35℃之間最佳。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也大概了解了白酒的飲用適宜溫度。但這也只是基于理論分析,實踐層面,則需要大家共同去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