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喝白酒一會兒就上頭?也許不是你的原因,酒友:怕是喝到假酒了
我國是白酒大國,在很多重要的飯局,白酒幾乎成了標配,大家聚在一起喝上幾杯,既能烘托氣氛,還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過,很多朋友在喝酒過程中,出現這么一個情況:
有時候喝完白酒,整個人酣暢淋漓,而且帶點微醺的感覺,很是舒服;
而有時候喝白酒,沒一會兒就上頭了,喝完后口干舌燥,甚至第二天起來頭疼得難受。
有經驗的人會換上品質更高的酒來測試,不明真相的人真會以為自己身體出問題了,不適合飲酒,而老酒友大概率會和你說:怕是喝到假酒了!
如果放在上世紀80-90年代,這句話很值得參考,但如今國家對白酒行業的管控很嚴,采用非食用酒精進行勾兌,是明令禁止的,說是假酒就很值得商榷。
筆者覺得,這種喝完上頭的白酒,基本都是劣質酒。
什么是劣質酒?
指的是因原料品質不高,制作工藝粗糙,設備陳舊,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引起的酒質、衛生、口感不達標的白酒。
這類酒的價格比較便宜,也可能是以次充好,偽造成高仿名酒,總之,這類酒的品質很差,喝完容易上頭甚至頭疼。
有的朋友會說,酒多了都上頭,認為是受酒精含量的影響,如果喝過真正的高品質白酒就不會這么說了。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酒精并不是引起酒后上頭或者頭疼的主要兇手,而是酒中其它微量物質。
元兇1:雜醇油
首先表明,雜醇油是白酒不可或缺的風味物質,少了這一物質,就相當于人少了一縷魂魄。
適量的雜醇油,會給酒帶來獨特的芳香;
過少,酒體會顯得單薄寡味;
過高,則會產生副作用,因為雜醇油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很慢,停留時間太長,人容易上頭或者口干,嚴重的就是第二天起來頭疼。
元兇2:醛類
醛類物質也是白酒中比較常見的微量物質,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適量的醛類物質,會讓白酒的“放香”過程更加順利;過高,人喝完容易口干舌燥,半夜醒來嗓子特難受,很想喝水。
不過醛類有個特點,它的沸點比較低,喝前溫上幾分鐘,可以排出一部分醛類,古人溫酒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不溫酒,可以選擇陳放,醛類物質會與其它有機物質發生緩慢的化學反應,這就是老酒喝起來柔和好入口的原因。
這是喝白酒上頭的兩大元兇,許多時候并不是我們自身的原因,而是買到劣質酒了,所以建議大家不要貪圖便宜選擇來歷不明的白酒。
酒友們常說“少喝酒,喝好點的酒”,秉著寧缺毋濫的態度,我們就能避免很多劣質酒。
最后,在給大家分享哪些酒喝了不上頭:
1、傳統工藝白酒或者固態法白酒,這種酒工藝成熟精湛,品質都很不錯,多數喝完不上頭。
2、國家名酒、地方名酒,地方特產白酒或者一個地方的代表酒,這些酒是中國白酒的脊梁,經過了長時間的市場檢驗,品質很過硬。
3、高度酒。倒不是高度酒喝完不上頭,而是很多高度酒代表著酒廠的真實實力,通常會被重視,品質比低度要好些。總之,喝高度酒可以減小喝到劣質酒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