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酒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怎樣才能讀懂中國酒文化的神妙奧義?
勾兌是出品白酒的必經工序
勾兌原本是釀制白酒的術語,可由于染進食用酒精的滋味,誰若提“酒是勾兌的”,或提“勾兌的酒”,人們易理解成這種酒不是糧食酒,而是食用酒精勾兌的。一來二來三來,“勾兌”成為很敏感的貶義詞,幾乎到了如談虎會變色般。
我的熟人老宋愛喝酒,不問出處,但只要聽到“勾兌”字眼,也不管此酒是不是食用酒精勾兌,保準幾緘其口,無論如何規勸,絕不喝“勾兌”的酒。正因為勾兌被妖魔化,所以酒界有的釀酒師為了消除誤會,將“勾兌”改叫“勾調”。這純屬脫了褲子放屁,只要“勾”在,“兌”“調”什么都一個味,又把“勾調”帶進溝里,多不合算。
欲想為“勾兌”正名,改字不是根本辦法,應當還勾兌的本義。白酒勾兌的專業解釋很長,也太干澀,不如將我的理解寫出來更直觀。首先要說,以食用酒精為原酒的白酒,必須“勾兌”。如果不“勾兌”,缺乏糧食原料的原酒,風味物質含量甚微,口感單調淡薄,不符合中國人飲用習慣,必須人為地補充風味物質,如酸、酯、醇、醛等,勾兌就顯得極為重要。
因而“勾兌酒”或“酒勾兌”,便成了專屬名詞。每提“勾兌”,便想到了食用酒精。至于食用酒精怎么勾兌有方,多數飲者反感那種勾兌法,我也沒興趣做深度報道,但愿那種“勾兌法”淡出酒界,淡出飲者們視線。
又要說,并非所有的酒勾兌都受詬病。勾兌也不能全讓食用酒精占領,糧食酒同樣需要勾兌,越是名優白酒,勾兌得越細致。
這在于,原封存放不動的酒基,盡管貯藏地和酒壇子相同,由于年份、度數、季節、酒窖、發酵期等客觀因素不同,而導致酒質各異。如果分別包裝出品,就會趕上啥算啥,出現時好時壞的現象,顯得質量不穩定,影響品牌的聲譽。
怎么辦?勾兌唄。糧食酒也需要勾兌。通過走勾兌工序,發揚各酒的長處,彌補缺項,使酒品保持一貫風格。還要特別指出,糧食酒的勾兌,是糧食酒之間的勾兌。也可以說成,這是不同年份、度數、季節、酒窖、發酵期間酒基混合配比。
如此解說,讀者或許以為高度糧食酒才這樣勾兌,低度糧食酒的勾兌就要打折。非也。低度白酒無須借助食用酒精勾兌,它是由高度酒“加漿”降度處理,并不是簡單地加水。它要想保持“低而不淡”“低而不雜”“低而不濁”的風格,并獨具典型的個性,一般經過選擇酒基、加水降度、處理渾濁、調香調味幾道關,并進行數次精致勾兌。
勾兌過程是次于發酵過程的重要過程,某種程度上講,它決定著酒香取向。沒有勾兌的糧食白酒,雖然更接近原汁原味,但那種味道極具不確定性,只有勾兌過的白酒,才更接近完美的酒本色。
最后想要說,目前市場上盛行的年份酒,那些個打著“十年、二十年原漿”旗號的年份酒,是不是該加個“所謂”兩字。只想問三個問題:第一,是純粹的年份酒嗎,或者僅是年份酒間的勾兌?第二,是用糧食酒勾兌,還是用食用酒精勾兌?第三,酒里勾兌了多少年份酒?以斤為單位的每瓶酒里,是勾兌了半斤還是半兩還是幾滴?
弄明白這些,就知道年份酒是什么貨色了。據我打聽,原漿酒或叫酒基,一般存放一年以上才能出品,而且每年以每斤50元的價位上漲,大家可以簡算下年份酒的價格。那些上市的所謂年份酒們,又賣多少錢一斤呢?對比,最有說服力。
不要怕勾兌,不要聽到勾兌酒就心慌。酒本是勾兌酒,喝對了酒比啥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