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鍋頭是一種高粱酒。為中國燒酒之一,原料為高粱,以甑鍋蒸餾制成。因為只取第二次蒸餾得到的液體,因此得名。深受北京人喜愛,由于品牌和包裝不同,還有若干省略的稱呼,如:「小二」、「牛二」、「紅星」等等。二鍋頭的度數比起南方的白酒來說,要高一些,多為44-56度。
二鍋頭,說起來,這名字起得土氣,古樸,一開口,一種粗糙且俚俗的生活氣便出來了!但其實,二鍋頭它很有情懷,它的那種情懷,是沒有階層之分的,屬于我們每一個人。這名字有什么來歷嗎?
鍋頭的酒名來源于該酒的釀造工藝。二鍋頭酒是北京的傳統白酒,屬普通白酒。清代中期,京師燒酒作坊為了提高燒酒質量,進行了工藝改革。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稱為錫鍋,因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和沸點的物質成分,所以只摘取經第二次換入錫鍋里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為“二鍋頭”。
每燒一鍋酒,開始流出的酒叫“鍋頭”,這酒的濃度比較高,可達到75度以上,而后濃度不斷地下降,到后來還能喝的酒,只有10幾度了,叫“酒稍子”。燒酒的原料一般可以經過五到六次的發酵和上鍋。
第一鍋
除了原材料有小麥、高粱、玉米等等,還有輔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麥麩子和米糠什么的,按一定的比例經過粉碎后加水,蒸熟,再加入酵母,攪拌均勻后入窖發酵,一般要5天后出窖、燒酒,這是第一鍋。
第二鍋
出酒后,要把蒸鍋中的料取出,經過揚場,把這些料冷卻、松散開,而后還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酵母,攪拌均勻后再入窖發酵,這才完成一個班次的工作。5天后再取出用來燒酒,為第二鍋,這時開始流出的酒才是真正的“二鍋頭”。
顧名思義,“二鍋頭”就是原材料在經過第二鍋燒制時的“鍋頭”酒,這酒最為純正、無異味、濃度雖高卻不烈,真的醇厚綿香。如果只取60度的酒,并把它裝壇密封于地下,經過長時間醇化,那樣的酒就更好喝了,就是有名的“窖酒”了。
今各地的白酒廠蒸酒時所采取的“掐頭去尾”、“按質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鍋頭”工藝原理而來的。清代末期,二鍋頭的工藝已傳遍北京各地,頗受文人墨客贊譽。吳延祁在詩中贊道,“自古人才千載恨,至今甘醴二鍋頭。”將二鍋頭比作“甘醴”。
所以二鍋頭雖然有點土,但也是有來歷的,也許改個雅致的名字我們反而不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