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愛酒之人,必然對好酒垂涎欲滴:聞起來香飄味正,喝起來欲罷不能,醉起來飄然欲仙,醒了后心心想念。
看此情形,確實很難控制不喝酒,這種能喝、想喝、愛喝的欲望被禁錮之后的感覺,就像一只狂躁的小貓被裝在籠子里一樣,著實讓人抓耳撓腮、渾身癢癢、總覺好像什么丟了,人生缺點啥似的?不知道各位酒友是否有同感呢?在這里,我心中升起一陣疑問:
為什么要控制到與酒訣別不見的地步呢?看來您一定是和酒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彼此之間有傷害、有了誤會、有了隔閡吧?
但我要說的是:這不能怪酒。怪就要怪喝酒的自己了。酒就是酒,他一直在被動地讓你享用,貼心的與您唇齒相依之后,服侍著你的身體與心神。
酒喝得爽了,服侍的舒坦了,就大贊酒的美妙,酒的偉大,親之愛之;酒喝得憋屈,服侍的難受了,就大罵酒是該死之物,永遠要和它恩斷義絕,永不相見。 如果再遇上幾個所謂的健康專家告訴你:酒精是一級致癌物質,快快戒掉酒吧……的時候,讓自己本來就脆弱的心頓生嫌棄與反感,欲除之而后快了。
這又何必呢?酒又沒招你惹你。喝與不喝酒都是你自己決定事,酒豈不冤枉至極?
控制自己不喝酒,說明你還想喝,你還留戀與酒的這份感情。正如您所問的一樣,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喝酒?讓我感到言外之意則是您還是想喝酒,忘不了酒,看見就酒饞得慌,走不動道……。
但出于某種原因不得不與酒訣別。就像瓊瑤的口水劇情一樣:你與一個你深愛的女孩子經過一段海誓山盟之后,決定長相廝守之時,但由于某種勢力的打壓反對,導致不得不棒打鴛鴦各自飛了。此種劇情放在人與酒的關系上,再恰當不過了。
這又何必呢?既然愛酒,就喝一些又何妨?誠然喝酒確實需要控制,但是有一個度的:
《增廣賢文》有云:“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所以,控制要有尺度的,不是非白即黑,要么喝得酩酊大醉,要么就滴酒不沾。這樣不但失去了飲酒的樂趣,而且還徒增生活的辛苦與乏累。
試問:在強迫的環境下生活,誰能感到自由幸福?所以,控制不喝酒,就是在自我營造強迫,不是嗎? 什么時候控制自己不喝酒?需要各位酒友自己甄別。
控制的主體是我們自己,什么時候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控制多少量……,需要自己的把控。在有些必要的環境和條件下,則需要我們堅決控制,滴酒不沾才行,比如:
1.生病的時候,一定聽從醫囑,再怎么嘴饞想喝酒也要控制不喝。比如:服用了頭孢類等青霉素藥物的時候,不想讓雙硫侖起作用而毒害你的話,一定要控制的死死地,你懂的。
2.進行危險作業的時候,比如:開車、高空作業等。這是堅決控制不能喝的。
3.由于某種身體原因,如:有身孕等,要求不能再喝的,一定要控制不喝。
4.……。
控制自己不喝酒有方法論嗎?
我們身邊有這樣的愛酒的人,他們一天三頓酒,不喝酒就發抖,一喝上酒精神好。我們常說這種人肚子里有“酒蟲子”了。其實,這就是一種常年喝酒導致對酒精在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賴。這已經是一種病態了。
這種情況,需要就醫治療才行,但是否能根治并徹底控制以后不喝酒,這對于醫生來講也做不到。
控制自己不喝酒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你從內心里徹底地不想再喝了,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的控制。
只要你心里還有對酒有念想,無論什么辦法都無法完全杜絕并控制自己不喝酒的。
所以,網上流傳的各種戒煙戒酒的方法,應該說只能起到暫緩或者階段性控制的作用,從根上來講,無法徹底控制。
所以,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喝酒,這要問你自己對酒是否還有念想?
各位酒友,您說是不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