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官方溯源之1704年的“偈盛燒房”。偈盛燒房是否由山西酒商興辦不可考,但茅臺白酒的釀酒工藝(蒸餾酒技術),由山西(汾酒原產地)傳入,是不爭的事實,汾酒(原產地山西杏花村)為公認的“中國白酒祖庭’。
茅臺酒定名是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當時的茅臺鎮“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臺酒,后一直沿用至今。按茅臺官方史料,1990年在茅臺附近的三百梯發現一塊路碑,碑上刻有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茅臺“偈盛燒房”字樣。茅臺官方在1986年推出了一款茅臺1704珍品,該酒酒體實際為20年以上基酒勾兌,號為“茅臺之王”。
咸豐年間,黔北農民起義,與清朝官軍在茅臺發生戰斗,十余家酒房毀于兵火,茅臺酒生產一度中斷。清同治元年(1862年),毀于兵火的茅臺酒作房開始重建。“成義”、“榮和”、“恒興”三家燒房逐步發展起來,成為當時生產茅臺酒的主要酒坊。
但是,說茅臺酒的釀造方法源于汾酒,則似有不妥。更準確地說,茅臺酒的釀造方法,受到了山西汾酒釀酒技術的影響(尤其是蒸餾酒技術),畢竟醬香酒的傳統釀造工藝和汾酒清香型釀造工藝還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同稱汾酒為老師無甚不妥,但稱為嫡傳則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