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會傷身」,這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句話,也是常用來勸人少喝酒的口頭禪。但也許會有人質疑,冬天時手腳發冷不是喝點酒,就可以改善嗎?酒究竟是可以幫助血液循環,還是造成手腳麻痹的罪魁禍首?
手腳麻痹是一般人常有的臨床癥狀之一,它可能是暫時性的,也可能是漸進退化性的;以學理上的角度來說,手腳麻痹是彌漫型之周邊神經病變的早期征兆。周邊神經包括神經軸索及髓鞘,這兩者任何之一受傷,都會引起周邊神經病變,只是它們的致病原因及機轉并不相同。一般而言,長期多量的酒精會造成神經軸索的退化,且是屬漸進退化性的,開始時通常是肢體末端出現癥狀。早期會有手腳發麻、腫脹感、灼熱感、刺痛感等之感覺異常,尤其是晚上睡覺時特別明顯,甚至干擾到睡眠;如此更令酒癮者覺得需再喝酒以幫助睡眠,而造成惡性循環。但嚴重的軸索退化,不僅手腳感覺異常的癥狀加重外,也會有步履不穩、肌肉萎縮、活動不靈活等癥狀出現,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此外,也伴有自律神經異常的現象,例如:姿勢性低血壓(姿勢改變時會頭暈目眩)、便秘、性功能障礙等等。
酒對于周邊神經的傷害除了彌漫型之周邊神經病變外,另一常遇到的是鉗壓性單一神經病變,在國外稱之為「周六夜麻痹癥(Saturdaynightpalsy)」。肇因于周休二日制的國家,普遍有于周六夜喝酒狂歡的習慣,若喝得爛醉倒頭便睡,不巧又姿勢不良,往往一覺醒來,發現手腕無法上翻,原來是撓骨神經受傷了。此種鉗壓性單一神經病變是可逆性,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大部分的患者恢復情形良好。然而,曾有一案例令筆者印象深刻,他是某國營事業機構的員工,獲得短期出國進修的機會,依照臺灣目前的社會風氣,臨行前排滿了餞別飯局,就因多喝了兩杯,隔天醒來右手腕無力,連握筆寫字都有困難,大驚之余趕緊就醫,雖經一再強調它是會恢復的,只是等待神經修復的期間,正是身處國外需要全力沖刺的關鍵時刻,相信他是受到教訓了。
而周邊神經病變的診斷,除了喝酒的病史及上述的臨床癥狀外,可藉由神經傳導速度檢查、肌電圖檢查、自律神經功能評估等之神經電氣生理學的方法,來客觀的評估其周邊神經受損的程度及范圍。也由于神經電氣生理學檢查是非侵襲性的檢查方式,可作系列的追蹤以及治療后的評估。
至于酒精性周邊神經病變的治療,最重要的當然是停止喝酒;再者因酗酒者常常只喝酒而不吃其他東西,而容易有營養不良之情形,于補充營養素(如蛋白質及維生素B1)后,癥狀通常能得到改善。若是屬鉗壓性單一神經病變,適當的復健治療是必要的。
最后,雖然有醫學研究報告認為攝取適量的酒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喝酒如何控制在適量的范圍,也考驗著個人的自制力。因此,站在神經科醫師的立場,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害,還是要奉勸大家不要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