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市場上也非常普遍。雖然現在也有低度白酒,但是傳統白酒的度數通常都比較高,而最令人熟知的莫過于52°這個度數了。那么為什么52°這個度數這么常見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為什么52°的白酒這么常見
1.名酒的影響
名酒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就比如說茅臺酒,一般茅臺酒都是在52°左右的,因為茅臺酒在我國的名氣是很大的,導致52°酒精度數是流傳得很廣的,就會讓人有52°白酒的印象,就算是有其它度數的白酒,印象都是不強的,這樣就會讓人以為“52°”的白酒很常見。
2.釀造技術影響
釀造技術對于酒精度數的影響是很多的,不少白酒在釀造過程中是要經過多個程序和步驟的,大家都是知道首先釀造出來是原漿,原漿白酒度數是比較高的,大多都是在55到59之間,這個度數是比較高的,要是直接飲用的話,口感是比較差的,這樣白酒就是要經過幾年時間的陳放,在這段時間當中,白酒酒精度數是會降下來的,差不多就是在52°左右。
白酒
3.52°的口感更好
本來有些白酒酒精度數并不是52°的,只是后來是把度數降下來了,五糧液就是這樣的,剛開始五糧液白酒酒精度數是很高的,也是受到不少人的歡迎,可是有些人是不能接受這么高的酒精度數,后來就只能把酒精度數降下來了,經過多次嘗試,五糧液就把酒精度數定在了52°,52°還是能夠保持白酒的口感和香氣,52°的白酒口感都是比較好的,大家去喝茅臺酒和五糧液就知道了。
白酒釀造的過程
一、選料。
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干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當然,原料中還包括一些輔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
二、制曲。
曲為酒之骨,制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一類是以谷物發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類是用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白酒釀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種方式,這個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糖化(轉化成葡萄糖)。
三、發酵。
從配料、蒸糧、糖化、發酵、蒸酒等生產過程中都采用固體狀態流轉而釀制的白酒,才能稱為固態發酵白酒。發酵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上一個階段生成的糖發酵轉化成酒精的過程。
四、蒸餾。
靠發酵產生的酒精度數其實是很低的,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數),一般還要進行蒸餾提純,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態法出外)進行緩慢蒸餾,還可采取將黃水、酒尾倒入鍋底進行蒸餾等措施。經過蒸餾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數一般比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質量、風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五、陳釀。
陳釀也叫老熟,我們說的“酒是陳的香”,就是指經過“陳釀”過程的酒。經過蒸餾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環境中貯存一段時間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貯酒容器最好是在放在陶壇中,更大的貯存容器可用不銹鋼等作材質,盡量不采用金屬鋁質容器。貯酒應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劑等化學方法催陳。
六、勾兌。
對,小編說的就是勾兌,盡管行業內有人為了消費者誤解將這一過程稱為“勾調”,但小編需要強調的是,這里說的勾兌和通常意義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兌完全是兩碼事。這里的勾兌是指,允許用不同輪次和不同等級的酒及各種調味酒進行勾調,絕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
前面已經解釋了,從酒甑(俗稱蒸鍋)中蒸餾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間。這種原酒或基酒,由于生產批次和蒸餾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風格并不統一,是無法直接飲用的,為了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降低度數,便于消費者飲用,唯一的做法就是“勾兌”,白酒廠家也叫勾調。
七、灌裝
經過勾兌后的成品酒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灌瓶貼標。然后就可以進入市場和消費者見面了。
好了,講到這里,眾位酒友對釀酒的過程算是有了基本的了解。現在你已經知道什么是糧食酒了。
由此可見,52°這個度數之所以常見跟品牌影響和釀造技術都有很大的關系,當然52°的口感也會更好,不然也不會受到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