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酒技術哪年傳入中國?現在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元代,并且主要取自李時珍提出的“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當然根據研究發現,元朝時期的歐亞征服,才令蒸餾器傳入國內,才出現蒸餾酒技術,不過蒸餾酒也并沒有普及,直到清朝之后才開始被推廣。
蒸餾酒技術的由來和發展
中國最古老的是黃酒,也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而白酒只是近現代的產物,至于蒸餾酒技術哪年傳入中國?主流說法是元代初年,根據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
另外清代檀萃也曾在《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辯》亦有:“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曰阿刺吉。番語也,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于中土。”
在蒸餾器傳入之前,國內一直都是發酵酒,最高也只能達到18度左右,也就是現代的黃酒。要知道秦朝才出現酒曲釀酒,漢朝才有明確的酒曲、谷物配方,知道唐宋時期黃酒也趨于完善,出現了“花雕”“女兒紅”“狀元紅”等歷史名酒。
另外蒸餾器傳入后,有了蒸餾酒技術,但也一直以低度發酵酒為主,蒸餾酒被認為是嘗鮮的“洋玩意”,直到清朝以后,蒸餾酒才逐漸被推廣,改革開放以后,蒸餾酒迅速占領主導地位,并命名為“白酒”,所以蒸餾酒技術從元代開始,但真正被推廣還是清朝以后,并且在建國以后才成為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