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走親訪友、商務接待、喜事宴請,還是禮品饋贈,都離不開白酒,在重要場合飲用白酒已經成為中國的一種文化。然而,市場上的白酒種類數不勝數,價格從幾十到幾百、幾千都有,同樣是酒,它們的區別究竟在哪?
決定白酒價格的關鍵因素在于生產工藝。白酒按生產工藝分為三大類:固態法,液態法,還有固液結合法。固態法白酒是用谷物糧食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釀造而成;液態法白酒是用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劑勾兌而成的;固液結合法的白酒,是以固態法白酒(不低于30%)和液態法白酒勾調而成的。
其中,固態工藝生產的白酒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糧食酒,除此之外其他釀制工藝生產的酒則屬于非純糧釀造的勾兌酒。一般而言,純糧釀造的白酒不論是原料成本、勞作成本還是時間成本,均高于勾兌酒。下面,就來具體看看白酒的三個價值決定因素。
1、原料成本
純糧固態釀酒的原料標準很高,必須是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等谷物(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要求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而且,谷物的出酒率大概是40%-45%,因此原料成本較高。
液態釀酒就是食用酒精經過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兌技術進行調兌而成。而食用酒精現在的可用原料很多,像薯干、玉米、糖蜜、秸稈都可以發酵蒸餾酒精。好處就是可控、干凈、效率高。
固液結合法的白酒是以固態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勾調而成的,因此原料成本應該介于純糧固態釀酒與液態釀酒之間。因此,根據釀造工藝的不同,原料成本也就不同,純糧固態釀酒的原料成本最高。
2、勞作成本
純糧固態釀酒的生產工藝極其復雜,以華茅酒為例,一年一個生產周期,需經過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5年以上的貯存,并由名師勾調,才能出廠面世。這中間的硬件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可想而知,非常的高。
液態釀酒方法相對簡單,需經過蒸酒、除雜、復蒸、增香等過程,有一些酒廠甚至直接購買食用酒精,進一步簡化了造酒步驟,這中間的硬件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相對較少。同樣的,作為固液結合法的白酒,勞作成本自然也低于純糧固態工藝的白酒。
3、時間成本
好酒是需要陳釀的,剛生產出來的新酒有辛辣味,不柔和,只能算半成品,一般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存貯,讓其自然老熟,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口味協調。陳釀的方法一般是把生產出來的新酒放在陶、瓷等具有輕微透氣性的容器內,裝酒的器具本身需要成本不說,而且還有正常的揮發現象,以及滲漏、破碎的風險。
以傳統純糧固態釀制工藝生產的華茅酒為例,需經過5年以上的貯存時間,并由調酒師精心調制,形成協調統一的酒體,才能出廠上市,這個時間消耗就是一項非常高的硬成本。而且,決定其成本的還有特殊的地域環境,非茅臺鎮核心醬酒廠區就無法生產華茅酒。
總而言之,價格低廉的酒是無法撐起原料、勞作、時間,甚至包裝、廣告等高昂的成本,“一分價錢一分貨,百元以下難有純糧酒,便宜只能喝勾兌酒”,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