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江湖向來密不可分。《水滸》更是酒與英雄的世界:相見要喝接風酒,送別要飲踐行酒,出征要吃壯行酒,勝利要來慶功酒。草莽碰撞熱血,少不了酒的相輔相成。細細數來,酣暢淋漓如武松醉打蔣門神,細膩仗義如魯達飲酒解冤情,屏息凝神如吳用智取生辰綱,感恨傷懷如宋江醉后題反詩……梁山好漢離不開酒,正如千百年來多數經典也離不開酒文化的滋養。
酒文化不僅涵蓋了《水滸傳》中的衣食住行,更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宋朝年間豐富多樣生活的縮影。有酒才有了故事,梁山好漢的生活怎么被酒所圍繞呢?且讓酒業君帶你一起體驗當時的酒文化吧!
1. 酒:
《水滸傳》寫了許多種酒,可以看成是酒的博覽會。有淡薄的村酒,有醇香的御酒。彭鮮紅先生指出,《水滸傳》提到的好酒有“玉壺春”、“透瓶香”、“青花甕酒”、“茅柴白酒”、“藍橋風月”、“仙酒”、“頭腦酒”、“渾白酒”等。哪些風雅的名字,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還有鄉野山村的酒多是村酒、老酒、黃米酒、素酒、犖酒、社釀等。其中“透瓶香”又稱“出門倒”,武松就夸獎這酒“好生有力氣”,想必也是入口醇醲好吃,過后方嘗苦頭哦!
2. 下酒菜:
在人的飲酒文化中,作為下酒菜的美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水滸傳》中,經常會出現下酒、按酒等代指菜肴的用語。
如在第三十九回寫到戴宗問酒保:“高低,打兩角酒? 要甚么下酒? 或鵝豬羊牛肉?”這里的下酒就是下酒的菜肴。可見,肉食仍是當時主要的下酒菜,如給小編留下深刻印象的“切二兩熟牛肉”“三分加辣點紅白魚湯”,令人讀之生津;除了下酒,《水滸傳》還會有“按酒”出現,如第七回的樊家酒樓的“希奇果子案酒”,第三十八回,琵琶亭酒樓的“菜蔬果品海鮮按酒”。在哪些描述中,也體現了一種出現在宋朝非常特殊的飲食文化:對酒肴中果品的重視。
3. 西門官人命喪之地:
隨著宋代城市經濟的發展與市民生活的繁榮,酒樓、茶館已經漸漸成為人們所承受的休閑娛樂方式之一,喝茶遛鳥的宋朝吃瓜大眾也常常在閣子中喝酒談天,大概是大家現在“包房”的雛形,并在武松在獅子樓痛殺西門慶時可得:閣子可設在二樓臨街處,并且有簾子相隔,保證談話人的私密性。
且說武松徑奔到獅子橋下酒樓前,便問酒保道:“西門慶大郎和甚人吃酒?”酒保道:“和一個一般的財主,在樓上邊街閣兒里吃酒。”武松一直撞到樓上,去閣子前張時,窗眼里見西門慶坐著主位,對面一個坐著客席,兩個唱的粉頭坐在兩邊。
4. 酒俗:
《水滸傳》體現了宋朝時期豐富多彩的節日民俗文化,往往體現在對飲酒場景 栩栩如生的刻畫。
這里既有元旦時,宋江和梁山眾兄弟 “大排筵席,慶賀宴賞,眾兄弟輪次與宋江稱觴獻壽”的場面;也有在上元節慶祝的描寫。值得一提的是,那時的宋人夜景也為酒意濃添一筆:“上元節至,東京年例,大張燈火,慶賞元宵,諸路盡做燈火,于各衙門點放。”重陽之際,馬麟品簫唱曲,燕青彈箏,宋江則借詩抒懷: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盡教添白發,鬂邊不可無黃菊。愿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原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這是英雄細膩的一面,晉人風度偶然也一淌無遺。
5.酒聯:
聯文化也是水滸酒文化精神內涵中非常有特別之處的一個層面,在《水滸傳》中通過酒聯對自己的產品、服務等內容進行了形象化、藝術化的說明,不僅宣傳了酒店的品牌,而且也提高了酒店的文化品位,很好的體現了酒的文化價值。
在《水滸傳》中著墨多的有兩處,一處是快活林的“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另一處則是潯陽樓的“世間無比酒,天下有名樓”。
不僅如此除了酒聯,更能體現水滸品牌文化意識的就是它們的牌匾和酒旗,這里既有名人書寫的,如蘇東坡題的“潯陽酒樓”牌匾,也有接介紹其品質的“三碗不過崗”的酒旗,這樣的酒旗在《水滸傳》中被屢次提到,甚至有的在門前“跳出了個草帚兒來”,作為標示來招攬顧客。“《水滸傳》中寫到了 30 多處與好漢有關的酒家,它們規模大小不一樣,環境氛圍各異,在作者筆下生動地展現出了我國古時候豐富多彩的酒家經營文化。
《水滸傳》是一部極具陽剛之美的作品。然而江湖之所以稱為江湖,正是除去錚錚鐵骨一面的他們,亦有自己的凄婉與柔情。酒成全了他們的放肆恣意,也巧妙地溫柔化解了他們的抑郁與愁苦。掩卷之時,莫太計較功過得失,一句“喜歡過”足以印證這痛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