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現在是酒用高粱,玉米的生產基地,各個釀酒大省,包括四川、安徽、江蘇、山東、貴州、甘肅等,都要從東北購買高粱、玉米作為釀酒的原料。東北的水質也很好,無論是其山泉水還是河水,均可稱之為甘泉如醴。從歷史傳統、原料、水質等條件來看,東北是可以釀出好酒來的,但是,為何東北沒有名酒(指的是歷屆評酒會評出的“名酒”)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知道一下。
首先是,東北的酒在風味上沒有樹立起自己獨立的規范。雖然東北的玉米小燒、高粱小燒都很有特點,是當地的土燒鍋釀出來的酒,風格獨特,是一種不錯的酒。但是如果將這種當地產的燒酒作為一種文化風格跟國內的濃香型,清香型中的酒去PK的話,似乎東北酒業的生產者還沒建設起這種文化上的自信。
由于在風味上,東北酒沒有建設起這種 “我就是這樣子”的概念,沒有說“我們東北就是生產這種玉米酒(或高粱酒)”,將其當作一個特別之處產品深入做下去。沒有這種文化的自信和推動,它就沒有成為國內名酒的可能。
其次是,與國家所倡導的節糧政策有關。東北是產糧基地,在計策經濟時期,釀酒生產考慮的一個主要原則就是要節約糧食,直到現在也是這樣,在大的集中產糧區尤其要推廣節糧技術。所以,計策經濟時期,各種新工藝白酒技術在東北的推廣力度是很大的,如液態法發酵技術,實際上就是食用酒精技術,還有麩曲酒技術等等。
盡管政府十分推崇和支持發展生產麩曲酒、液態酒和固液搭配酒哪些節糧技術,在政策上一直有傾斜,但自從麩曲技術出現后,歷經幾十年卻沒有一種麩曲酒獲得金獎和國家名酒稱號。同時,除了南方的米香型白酒,也沒有液態法白酒獲獎,獲得金獎和國家名酒稱號的全是固態發酵的大曲酒。也就是說,在審美口感和風味規范上,人們還是以固態大曲酒為上、至優的。
然后就是與東北的地域文化所產生的影響有關。市場經濟之后,沒有計策經濟的約束,各地可以自己釀制自己的酒了,可東北為何沒有順勢而上發展出具有自己文化特別之處和地域風格的酒呢?這可能是由于當地人經商的思維還不夠靈活開放而導致的。一個地方的思路開放不開放,的確與人的主觀思想密切相關。
東北長期受計策經濟影響,直到現在還是重工業基地,目前國有經濟所占的比例仍非常大,這里的人對市場經濟的意識一直就不強,沒有結合本地的糧、水和氣候條件順勢而為發展出獨具地方特別之處的酒的意識。東北的酒一直在模仿,當地的土燒酒都是小規模,稍微有點兒規模的酒業要么是仿川酒,要么是仿貴州酒,甚至直接買四川原酒灌裝。
東北是片富饒的土地,為的酒廠生產高粱、玉米,東北有優質的水資源,有粗獷豪放的文化,我們相信,他們早晚會釀出獨屬自己風格的好酒來。以上就是關于“東北有好糧好水為何沒有名酒(指的是歷屆評酒會評出的“名酒”)”的相關介紹了,希望上文的內容能夠給我們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