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洗塵餞行、紅白喜事、招待親友等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酒。古希臘有葡萄酒,古巴比倫有啤酒,有黃酒和白酒……飲酒,向來是全世界所有古老文明日常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
對于所有文明來說,酒肯定不能干喝,得講規矩,而向來注重禮儀的人,將酒桌視之考驗人禮數的地方。在傳統文化中,喝酒的禮數,或許比你想象的要多!
儒家酒德
酒文化的領域,向來深受儒家影響。飲酒時,特別講究“酒德”二字,這種說法見于《尚書》和《詩經》。
《尚書·酒誥》中說:“飲惟祀,無彝酒,執群飲,禁沉湎”。就是說,只有在祭祀時才飲酒;為了節約糧食,不要經常喝酒;不要聚眾飲酒;禁止飲酒過度,讓自己宿醉。
座次有講究
民間酒席多用方桌,稱之為“八仙桌”。每方兩席位,以大門方向為準,左上方為首席,右上方為二席,左下方為三席,右下方為四席,上座為五席、六席,下席為主人或受主人委托執酒壺者的坐席。客人入座時,一般都互讓座位,尊者、長者坐首席。尊者落座,其他人才能入座。
斟酒分先后
民間俗語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為別人斟酒,酒要倒滿才是敬客之道,不能像倒茶水同樣只倒半杯,而同飲的人之中應從長輩開始斟酒。
敬酒講方法
敬酒方式有三:
一是給在座的每人敬一杯;二是只給長輩、主人或尊貴者敬酒;三是只在同輩之間互相敬酒。
對于敬酒,被敬酒者不要拒絕,因為這是對敬酒者的不敬,但年紀大或身體不好或酒量小的被敬酒者,喝不了也不能硬撐,這時可請人代喝。
在酒宴上,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zuò),客人之間相互敬酒叫旅酬,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也就是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限。
為什么是三杯,《禮記·玉藻》中說,君子飲酒,一杯,表示肅穆恭敬;兩杯,顯得溫雅有禮;三杯,心情愉快而知進退。不管是處于人情世故還是身體健康,古人對敬酒的分寸,考慮得還是相當周全的。
飲酒的具體過程,在古時候分為四步:拜、祭、啐、卒爵。“拜”即飲者先做出敬拜的動作,互相表示尊敬;把酒倒在地上一點是“祭”,意思是感恩大地的生養之德;“啐”是淺嘗酒味,并不吝贊美,令主人快樂。“卒”,有“后”的意思;而爵是古時候的一種青銅酒器。“卒爵”就是“喝一杯酒”,要一飲而盡,“卒爵”有點類似今天“干杯”的意思。
以酒招待有典故
從周朝以來各朝代都有許多描述用酒招待來客的記錄,其中,《漢樂府·隴西行》里有這樣一段對于接待賓客的規范程序的故事:
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伸腰再跪拜,問客平安不?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卻略再跪拜,然后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促令辦粗飯,慎莫使稽留。廢禮送客出,盈盈府中趨。送客亦不遠,足不過門樞。
意思是:當客人臨門時,主婦面帶微笑熱情相迎。進屋后,主婦直起腰來,俯身跪拜行禮,并向客人問安。接著請客人正式入席,讓客人坐在上好的地毯上。
席上擺著清、白兩樽酒,酒樽上放著刻有花紋的酒勺。主婦先從樽中舀酒一杯遞給客人,客人先謙讓一番,主婦則再跪拜表示客氣,這樣主客才各持一杯共飲,邊飲邊敘談。時間不長,主婦便吩咐傭人上膳食。吃飽了以后,再互相敘禮,主婦緩步送客,到大門口與客人道別,以門口為界,不再遠送。
雖然今日的酒桌文化和往日已大不相同,但主旨精神從未改變。說穿了,酒不過是飲料,包含在這之中的文化,是對天地、對他人的尊敬,此謂禮儀之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