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滴酒為什么采用白酒配制?自古以來,酒與醫一直相伴相隨,醫字的繁體寫法:“醫”中有個“酉”,而酉者酒也。醫家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于臟腑、四肢百骸的特性,尤其是白酒。
棒棒滴醬香配制酒
中醫認為,酒性溫、味辛而苦甘、有疏通血脈,溫暖腸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疲勞等作用。《黃帝內經》有“湯液醪醴論篇”,專門討論酒的藥用之道。因此,棒棒滴采用了被譽為“百藥之首”的白酒。
棒棒滴酒
白酒是一種很好的溶媒體,很多用其他方法難以將有效成分析出的,大多可借助酒的這一特性提取出來。中醫認為久患疾病必定導致正氣虧虛、脈絡淤阻,因此各種慢性虛損疾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血不暢、經脈滯澀。藥酒中含有、滋陰溫陽的滋補強身之物,再加上酒本身辛散溫通的功效,非常有利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患的預防與。棒棒滴酒也不例外。
棒棒滴為什么采用白酒配制而成?其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酒通血脈
這一點不僅中醫認可,西醫也是贊同的。如今的心血管科醫生也會建議患者適量喝一些酒,以改善心臟供血。現代研究發現,少量飲酒可以提高人體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含量,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含量。
由此,研究者得出,少量飲酒能降低因脂肪沉積引起血管硬化、阻塞的機會這一結論,這也為酒能心臟病提供了一個佐證。在東漢時期,醫圣張仲景就用酒來心臟病,其有名的“瓜蔞薤白白酒湯”流傳至今,仍被醫家認為是心胸疼痛、血脈不通的經典。
酒行藥勢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能幫助更好地發揮作用。純糧酒是一種很好的有機溶劑,古人用酒浸泡藥材,以制成藥酒。現代醫學中提取中藥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就是乙醇萃取法。
酒散濕氣
酒性熱,藏醫認為“濕為陰邪,非溫不化”,因而酒有“散濕氣”的功效。很多藥酒都有抗風濕的作用,對于風濕痹痛、關節炎、肌肉勞損等都有一定的效果。對于陽虛或是風濕關節疼痛的患者,適當喝一些藥,確實能起到強身健體、通絡的作用。和煎煮中藥相比,酒有易于存儲、服用方便等優點。
舒肝
古今中外,郁悶、情緒不佳的人,都喜歡叫上一幫朋友喝酒,而不是喝茶或喝果汁。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酒入肝經,它有舒暢肝氣的作用。因此,對于肝氣郁結、郁郁寡歡的人來說,喝點酒不僅可以令肝氣調達、心情舒暢,還能幫他們強心提神,疲勞。
下氣
酒對消化系統有很好的作用。人們進食肉類比較多時,常會搭配一些開胃酒,因為酒能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有助于人體消化吸收。酒有鼓動陽氣的作用,它可以改善六腑氣機,積滯。
中醫跟酒的關系特別密切。酒問世之前,人們得了病,往往求“巫”以治。后來,隨著中醫藥的發展,酒才漸次退而成為中藥的輔料。我國很早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里有過這樣的句子:“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以為備耳”,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酒這種發酵的制品,就是較早的中藥。
概而言之,在中醫藥里面,酒從早期的中藥湯劑,演變為中藥的輔料,不管是在內用和外用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棒棒滴采用300年歷史的水族醫藥和中醫養生配方,以貴州茅臺鎮優質醬香白酒為基酒,用人參、枸杞、黃精、茯苓、桑葚、覆盆子、杜仲雄花、甘草等幾十味地道中藥材調和配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