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中到大學,不僅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同時也是年齡階段的跨越,到了大學之后,逐漸離開父母的約束,思想更為獨立、成熟。且如今,大學里的聚會,不外乎喝酒唱歌,不管是班級聚餐,社團部門聚餐,除了喝酒也就是喝酒。再不一樣于初、高中,一旦得到批評亦或異議,大學生便將其美其名曰發揚我國的“酒文化”。
大學時代的“白酒文化”
我國的確有一種白酒文化,不過此白酒酒文化非彼白酒文化。古時的文人有七大雅——琴棋書畫詩酒茶。酒作為七大雅之一,一向是文人墨客鐘情的對象。但是古時飲酒是分對象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的正是這個意思。并且古時候的文人飲酒,是品酒,用的酒盅也是小酒盅。牛飲者或是市井粗人,或是江湖豪俠。而到如今,似乎不分場合,不分對象,看見什么酒都先來三大杯才是正確的事情,否則就是不敬。
但發展到如今,現在不管是什么市井流俗的東西,只要加上“文化“二字,都仿佛一下變成了多么文雅有內涵的東西。酒文化就比單純的喝酒聽起來高大上許多。所以,對于年輕人來說有意義發展和傳承白酒文化的恐怕就是畢業季的“散伙飯”了。
那么大家就從“散伙飯”上來說,現在的年輕人聚餐似乎更愛喝葡萄酒或者啤酒,對于傳統白酒文化的知道卻少之又少。同時年輕人愛的就是在那些聚餐上拼酒的人,從啤酒喝到白酒,偶爾還來點黃酒、葡萄酒,不喝得頭昏腦脹滿嘴胡話不罷休,并且誰喝的多誰就在談判中占優勢。這種所謂的“酒桌文化”的延伸似乎與古人相比的確少了更多的內涵,并把原本白酒里蘊藏著的真正的文化內涵壓制了,這似乎也是“白酒文化”發展至今的一種陋習。
古人以酒助興,唐朝李白斗酒詩百篇,魏晉嵇康更是號稱“醉仙”,酒成了他們靈感的源泉,孕育了一篇又一篇傳世華章。可是現如今斗酒灌下去,大抵只能得到一些醉酒的胡話,更有甚者還會出現酒后失德的事情。
大家都愛去探究和探討白酒文化,但是白酒在現在的大學生面前似乎并不受歡迎,所以怎么讓傳承白酒文化這才是應該去正視的問題,若是連傳統的白酒文化都不知道,反過來去認可社會上所謂的“酒文化”,那將是一件多么可悲之事。傳統文化里的優點非但沒有被發揚,反而被現實社會的灰塵所湮沒,實在會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