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征
博興縣水文化資源豐富,黃河水穿境而過,長江水經此調往膠東,黃河水、長江水在此融匯。博興地下水質清甜可口,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紅棗酒選用產于魯北平原的“貢棗——金絲小棗”為原料,用料考究、技藝精湛,從選料、篩棗、制棗曲到釀造、貯存等諸多工序全部依靠傳統手工技藝完成。紅棗酒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紅棗余香不絕。經過千百年的傳承發展,紅棗酒承載著中國酒文化的發展史,是齊文化和酒文化的有機結合,更是人類智慧文明的結晶。
歷史淵源
紅棗,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在《詩經》《禮記》《戰國策》《神農本草經》等史籍中均有記載。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中對紅棗有“潤心肺、止咳嗽、補五臟、治虛損、平胃氣……”的闡述。
紅棗釀酒技藝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起,歷史文獻對紅棗釀酒屢有收錄。相傳,齊桓公在會城(今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村一帶)狩獵期間,突發疾病,久治不愈。飲用當地的紅棗酒后,身輕體健,不治而愈。齊桓公視若珍寶,下令將此酒作為貢酒,供皇室飲用。至唐宋年間,紅棗酒因營養滋補名揚齊魯。此后千余年,紅棗酒長盛不衰。
清乾隆年間,博興縣灣頭村竇法舜秉承祖業,開辦的紅棗酒作坊在當地形成了較大規模。民國年間,時局動蕩,紅棗酒作坊被迫停產,僅保留下釀酒配方。
20世紀60年代,竇氏家族傳襲祖業,恢復了紅棗酒的生產,但規模小、產量少,挑擔串村叫賣。文革期間,釀酒作坊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后,紅棗酒第六代傳承人竇守乾斥資成立了“山東齊國盛世酒業釀造有限公司”,在繼承紅棗釀酒技藝的基礎上,開始了保護傳承之路。近年來,生產的齊國盛世棗花香紅棗酒被全國人代會、政協會山東代表團作為指定的禮品贈酒和宴賓酒,走上了“兩會”的餐桌。
保護價值
千百年來,紅棗酒在民間享有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美譽。由此,圍繞紅棗酒而產生的民間傳說故事等,更體現出豐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博興,紅棗酒文化已經擴展到文學、音樂、書法、繪畫、剪紙、篆刻等各個藝術領域,相關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與觀賞性;在博興,沒有任何商品如紅棗酒這般,能夠與當地的歷史、文化如此的緊密相連;在博興,也沒有一樣東西如紅棗酒這般,能夠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
傳承現狀
紅棗酒釀造技藝雖經千年而不斷,面對市場大潮的今天,其發展和傳承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于釀造過程機械率低,勞動強度大,因此限制了大規模生產。
保護規劃
為了保護傳承紅棗釀酒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技藝,博興縣對紅棗釀酒技藝進行了全面的普查、整理,作為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進行了保護。2007年至今,先后投入20多萬元,搶救恢復了傳統釀酒窖池,建立了紅棗酒博物館,支持民間藝人開展傳習活動,傳統技藝得到初步保護。
為更好的保護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博興縣將在今后的五年內,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2011年,在深入普查的基礎上,利用數字影像技術全面記錄傳統生產工藝流程,系統掌握傳統釀酒技藝的基本特征,完善靜態保護的基礎工作。
2012年,加強對傳統技藝的理論研究,支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修繕釀酒窖池、車間等傳統設施,恢復釀酒作坊原貌,創建“山東省工業旅游示范點”。
2013年,聘請國內知名專家,系統研究傳統釀酒技藝,召開全國性的紅棗釀酒技藝研討會,整理出版《紅棗釀酒技藝》等理論專著。
2014年——2015年,編輯出版全面介紹棗酒歷史淵源、釀造技藝、相關民俗和人文內涵的專著;啟動并完成紅棗釀酒博物館建設,保護和展示傳統紅棗釀酒文化,培育集旅游、參觀和體驗為一體的“紅棗酒博物館”,使博興成為紅棗釀酒技藝文化的展示、傳播、傳承中心。
歷史無聲,鑒往知來;文化有靈,傳承古今。紅棗酒歷經歲月洗禮,歷久彌香。博興紅棗釀酒技藝這一民間藝術瑰寶,猶如鑲嵌在博興歷史長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扎根博興,代代沿襲,成為博興人世代守望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