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鴻茅藥酒火了,天天都被刷屏。不過,我們可以借此機會更深入地研究了解藥酒和保健酒。藥酒和保健酒雖然都是加了中藥,但監管卻是大不相同的兩類。藥酒具備了治療、保健和傳統白酒的功效,有治療的效果。是準藥字號的中藥產品,非常難拿批號,理論上管理應該更嚴格。
鴻茅藥酒是非處方藥劑,67種大組方炮制的藥酒。鴻茅藥酒是屬于OTC領域的藥酒。除了鴻茅藥酒,國內屬于OTC藥酒產品的還有龜齡集酒、張裕至寶三鞭酒和北京同仁堂國公酒、壯骨酒等。
鴻茅藥酒1992年就被批準為國藥準字紅色OTC,有了OTC藥品背書,藥酒產品不需要醫生處方,不用在醫生指導和監督下使用,有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基本上,和保健酒的群體是重疊的。
從藥酒中分化出來的保健酒典型代表是–勁酒,就只能戴著保健食品“藍帽子”。保健酒重點在于飲酒同時補充營養,強調的是滋補而不是治病。這類酒數量比較多,雖然成份里面也有藥材,但只是藥食兩用的中藥,是戴著“小藍帽”的保健酒。鴻茅藥酒宣稱這是一款酒劑類中藥,1992年它被國家批準為非處方藥;1998年又被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
官網介紹“藥借酒力、酒助藥勢”這款藥酒的功能主治為祛風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于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以及婦女氣虛血虧。一般消費者以為它的本質是酒,直到現在才發現它是藥,就和感冒藥一樣是非處方藥(OTC)。最近我們才知道,鴻茅藥酒配方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成分,且配方違背中醫“十八反”。
鴻茅藥酒
鴻茅藥酒含酒精、檳榔,是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食藥部門公認的I級致癌物。烏藥、附子含烏頭堿,有醫學公認的心臟毒性。半夏、何首烏有肝臟毒性。其中,半夏和附子的配伍應用,更是明確違反了中醫用藥的基本原則“十八反”。對這樣一種含有酒精、檳榔、烏頭、附子、半夏、何首烏六種公認的有毒有害物質,應該經過嚴格的療效和安全性驗證才可以作為非處方藥物使用。
可是鴻茅藥酒連個案報道和病例總結都沒有,更別提高質量的對照研究了,對臨床應用沒有實際指導意義。事實上,在鴻茅藥酒自己的說明書中,也明確表明著:不良反應尚不明確。據網上宣傳材料:鴻茅藥酒有279年歷史,創始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創始人叫王吉天。或者說,這個處方只是279年前中國一個偏遠縣城的“名醫”自創,無論是鴻茅藥酒還是創始人王吉天,都不為全國醫學界所知道。我在中國酒雜志社工作的十多年里,見過不下數百個做藥酒的廠家,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會講一個類似的故事。
勁酒
橋段相似:
1、幾十幾百年前中國偏遠地區醫生的自創配方
2、未被中醫典籍記載,非中藥經典配方,且配方一度遺失,歷經苦難才得到。
3、安全性不明,療效不明。
這里又帶來一個問題,我們承認現代醫學有效、科學,但我們例外,我們中藥不需要你們要求的那種科學證明,這次事件醫學界媒體的集體沉默,令人玩味。酒界也沒有聲音,或者站在企業立場上只說企業有“公關失誤”。目前,在國家的酒分類中甚至沒有保健酒這一酒種,只有露酒,但市場卻創造出了這一酒種。并且,全國保健酒行業銷售總額以年均30%的速度在遞增。2001年,銷售額僅為8億元,2007年已經達到70億,預計2008年將突破100億元大關。
國際上保健酒的消費量占酒類消費總量的12%。但在國內,這個比例其實還不到1%。保健酒的豐厚利潤使得知名白酒企業、制藥企業,甚至外行企業大膽涉足保健酒行業的動力所在。保健酒是作為保健品?還是酒?,怎樣更有發展前景,這是個頗難回答的問題。但也是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這次“鴻茅藥酒事件”更使藥酒保健酒處于尷尬的境地!當然,我認為還是要把它當作酒,按酒的規律做,只是在酒中加上了有益于人體的保健品。當然,這需要作大量的科學研究,用現代的科學手段加以證明。本人曾從醫,有中醫師之職稱,對藥酒保健酒尤為關注,但有兩個問題終覺難解。一為,藥酒、保健酒多為酒加中草藥,而中醫方藥是個性化極強的,非辨證不能施治,“辨證施治“是中醫的靈魂。而要消費者自辨自己是屬于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實是是太困難了。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北京名中醫關幼波先生治肝病名動京師,有關部門就曾將他的經驗編成程序,大力推廣,未能成功。因為能用此軟件必為精通中醫者,但是,精通者中醫的人又不需要此軟件。二為,藥酒、保健酒多為重方,乃至參、茸、馬、蟲、鞭多入其中,聞之既不喜歡,入口就更難了,所以很多人說:這還不如直接吃藥呢?
我以為解決方法可否如此:
1、以中醫理、法、方、藥,為根本,以平、正、輕、靈為基礎;多用輕方細量,使酒無異味。可普遍為“亞健康”者飲用。
2、為辨證施治的個性化藥酒,以治病為主,可實行專家診斷+專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