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雄黃“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制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又名雞冠石、雄精、石黃、薰黃、黃金石,產自湖南、甘肅、云南、四川等地。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劑、殺蟲藥。
雄黃少量飲用,可治驚癇、瘡毒,但由于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經醫生指示,并遵古法泡制的雄黃酒才能喝。
傳說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端午節這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并把雄黃酒涂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如此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在汪曾祺的《端午節的鴨蛋》中提到過雄黃酒,其中說:“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我國民間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說,古人以為辰屬龍,辰時正是群龍行雨之時,故在端午節早晨擺雄黃酒宴,希望有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好年景。
端午時節及節后,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谷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自有它的醫理。人們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用雄黃釀成雄黃酒,《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黃。雄黃,橘紅色,可入藥解病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舊時建寧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龐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來人們就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
香包以之味,經口鼻吸入,使經脈大通,祛邪扶正,以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況雄黃、艾葉、熏草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而蛇蟲聞之遠遁,既減少了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每年的農歷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比較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蛇就是在端午節的雄黃酒下現了原形。千年修練的道行尚且抵不住端午節雄黃酒的威力,對付一般的有毒小動物那就更綽綽有余了。
雄黃酒是有毒的,飲用加熱的雄黃酒實際上是在服毒。
雄黃酒有很強的除害作用。古代經常將它噴灑在床下、墻角等陰暗地方,以避毒蟲危害倒是可行的。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硫化砷。加熱經過化學反應會轉變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劇毒品砒霜。以雄黃酒涂在小孩頭部、鼻尖、耳垂或抹在身上驅邪避疫,是沒有科學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