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老酒收藏領域時,很多人都走過彎路,比如這些誤區。
一、包裝又臟又舊,應該是老酒?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為了使酒瓶外觀看上去“夠老”,不法商販會用有色液體浸染標簽。這樣做舊的老酒其實很好鑒別:標簽容易揭下來,質地發脆,黃色、灰色的污漬很均勻,日期清晰。
二、老酒余量太滿,應該是假酒?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如果環境干燥、溫度適宜、酒瓶的密封性好,這種情況下保存的老酒沒怎么揮發,所以余酒飽滿是很正常的,不能一概而論認為是假酒。
不過,余酒量少的酒也不一定是真酒。有些消費者對茅臺酒知識一知半解,不法分子也會利用這種認知差異,仿造一些“跑酒”的老酒。
看老酒的余量,年代稍近一點的,可以直接用稱重的方法;年代較早的,還要用強光照射瓶身,觀察酒線高度。
三、跑酒了,這瓶酒質量不行?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品相、余酒量的確是老酒非常重要的價值參考。一瓶不跑酒的酒和跑酒的酒,價格甚至天壤之別。
不過,我們還要在了解生產時間的前提下,進一步了解跑酒嚴重程度。如果是次新酒,跑酒程度輕,酒精度數沒有發生大的改變,口感同樣醇厚柔和;跑酒程度嚴重,說明保存過程中出現了失誤,品質、口感可能受到很大影響,建議謹慎飲用。
四、超適飲期的老酒不好喝?
這種說法不準確。理論上,純糧釀造烈性酒,如果環境適宜、密封良好,長期貯存是不會變質的,所以我們現在還能見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土陶瓶茅臺酒。
但貯存時間太長的酒,我們是不建議直接飲用的,因為酒液早已停止酯化反應,開瓶已經不能“噴香”,飲之口感也過于綿軟。
經驗豐富的饕客都會往老酒里勾兌上一些新酒。這樣,酒體不僅能保持“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風格特點,而且酒液也增多了,從而能讓更多人充分享受老酒魅力。
根據專業品酒師經驗,貯存時間在10-30年的茅臺酒,最適合品鑒。不過,貯存時間稍微長一些、處于絕佳飲用期的老酒,價格也相當不菲。大部分茅臺愛好者收藏的都是飛天,一般還沒達到10年以上的貯存期。如果打算喝老酒,其實可以選擇茅臺陳年酒,品鑒體驗一步到位。
五、茅臺酒越老越黃,酒質就越好?
其實這種觀點并不完全準確。在復雜的釀造過程中以及漫長的貯存歲月里,茅臺酒的色澤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
茅臺酒剛出廠時,顏色是微黃、近乎透明的;貯藏三五年,漸漸變成淺黃色;貯藏十幾年,變成金黃色;貯藏幾十年,變成琥珀金色;時間再久遠一些,有可能露出微綠的色澤。不過,很老年份的淡綠色茅臺酒存世量非常少,普通人難得一見。
茅臺酒色澤變化的過程非常復雜,釀酒原料(如高粱里的花青素)、制酒工藝里的“美拉德反應”(又稱為“非酶棕色化反應”)、微量成分(酯類、雜醇油或類黑精色素),以及儲存時間等,都是酒液變色的因素。
六、每批次茅臺酒味道是否一樣?
答案是不完全相同。相同年份的茅臺酒質量相同,香氣與口感完全一致?這是一個極大的誤會。因為即使是同一年,環境、釀酒師等外在因素還是會對酒的風味有一定影響的。
酒的品質與發酵溫度、濕度、大曲與高粱的比例、攪拌的均勻度、烤酒的溫度、烤酒的時間等諸多因素相關。這些釀酒條件只要稍有變化,都會導致每一批次酒的風味有細微的差異。
另外,勾調師不同,勾調出來的酒會有一定的差異。即使是同一位勾調師,每次勾調出來的酒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大廚炒菜,同一個師傅、同一個鍋炒的菜,每次味道也都不完全一樣。
同時,每個人的存酒方式不一樣,受光照、通風、揮發的影響,時間長了,口感也會有少許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