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WBO團隊
編 | CC
近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布了今年1-5月酒類進口統計數據。這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是烈酒進口額超過葡萄酒,成為第一大進口酒類;其次,白蘭地進口量額同比增長分別達148.81%和73.88%,均超過威士忌,一掃近兩年的頹勢。
圖源: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
那么,這些進口端的變化是否在終端市場有所體現?WBO烈酒商業觀察采訪了部分業內人士。
1
終端反饋的情況不一,但白蘭地走勢向好無疑
廣州市俊濤貿易發展有限公司產品經理張俊宇告訴記者:“從(俊濤)今年1-6月的數據來看,進口烈酒的量從進貨到銷售一直領先于葡萄酒。1-2月份進口烈酒的銷量比葡萄酒高出26%;3-4月份稍有回落,進口烈酒銷量只比葡萄酒高了6.85%;到了5-6月份進口烈酒的銷量回升,比葡萄酒高了24.11%。”他還表示,據公司統計,干邑的平均零售價是葡萄酒的4-6倍;威士忌的平均零售價是葡萄酒的2-3倍。“因此從(俊濤)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無論是量、還是額,進口烈酒,尤其是干邑都遙遙領先于進口葡萄酒。”
一位熟悉進口洋酒的業內人士李明(化名)表示,目前是進口烈酒的消費淡季,要到七月底八月初才會進入旺季,因此從終端暫時還看不出進口烈酒超過葡萄酒的現象。同時他強調,進入夏季以來白葡萄酒和起泡酒的銷量有明顯提升,紅葡萄酒銷量則處于一個平穩的走勢。
張山填在廣東省從事酒水行業多年,據他觀察店里的進口烈酒銷售額目前還沒有超過葡萄酒。但他也提到去年開始,“我們店里的法國白蘭地和干邑的銷售有比較好的表現。”
由此可見,盡管從進口數據顯示烈酒已經在進口額上超過葡萄酒,但這個趨勢傳遞到終端還需要時間,因此目前從各家終端反饋的信息并不一致。此外,由于進口葡萄酒之前在渠道內的存量較多,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因此,對于烈酒進口烈酒反超葡萄酒這個現象,我們還需要將時間區間拉大來看,或許到今年年底才能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論。
2
在與威士忌的競爭中,白蘭地也在求新求變
關于這次白蘭地的強勢反彈,張俊宇表示:“從我們目前的數據來看,干邑白蘭地占據的還是主導地位,無論是量還是額,都遠遠領先于威士忌。”他認為,包括干邑在內的白蘭地進口量額同比增幅超過近幾年增長迅速的威士忌,主要原因包括:首先,白蘭地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積累了大量的成熟消費群體,所以消費者對白蘭地品牌和質量更加了解和熟悉;其次,干邑白蘭地消費者大都是社會中堅力量,消費能力更高;第三,人們對于白蘭地消費更為理性,威士忌的熱度很大部分是其中一部分高年份威士忌被賦予了金融產品屬性,而隨著人們更加理性消費,威士忌的“熱”將會回到正常水平。
李明認為,廣東作為白蘭地的傳統消費重鎮,各品牌在這邊的市場投入也比較大,拉動銷量增長明顯,加上干邑的消費人群相對固固定,也起到了“壓艙石”的效果。至于威士忌,他認為這兩年主要是受限于產量和疫情影響,加上普及程度不如白蘭地,因此反映到1-5月的進口數據上被白蘭地反超也并不令人意外。
張山填告訴記者,近年來,包括干邑的白蘭地在和威士忌的市場競爭中,也做了很多產品多元化、年輕化的工作。以他店鋪銷售比較好的產品為例,高端的干邑也有單桶的,未經調配、酒精度比傳統40度的要高,口感也更富層次、更濃郁。“我理解這是干邑酒莊對威士忌熱潮的一種回應。”還有一些年輕化的產品,從包裝到口感有所創新。這些都是幾年前就已經在做的,現在的增長或許可以看作是這些前期努力的市場回報。
此外,張山填還強調:“從實體經濟的角度出發,我們并不希望白蘭地(干邑)像威士忌一樣被資本炒作得太過厲害,這對愛好者和消費者沒有什么好處,對于從業者也未必是好事。”
文章部分圖源: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