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文規范金酒(Gin,臺灣稱為琴酒,內地稱為金酒)類別的,還是以歐盟為主,其余分類則是根據金酒的制程、風味、原料地域等演化出多種類型,這些分類其實也有利于推廣與識別。歐盟在2019年4月更新版的《烈酒與飲品法規Spirit and Drink Regulation》,針對金酒說明「辛口(Dry,或譯為不甜)」,必須是每公升產品不得添加超過0.1克的增甜物,不過所有符合標準的金酒可選擇是否要標示。
1.蒸餾金酒Distilled Gin
蒸餾金酒Distilled Gin
根據歐盟制定的《烈酒與飲品法規》,蒸餾金酒所使用的中性烈酒最少要96% ABV,以杜松子為原料蒸餾,不能單以添加物提供金酒本身風味口感,但是能夠在蒸餾后調和天然或人工香料、萃取液或其他增味劑。意思是只要取用兩三顆杜松子透過浸泡中性烈酒再蒸餾后,添加大量酒精或任何香精調味,包括杜松子香精,都算是符合蒸餾金酒的規范,因此掛上蒸餾金酒的類別并無法視為質量保證;而格蘭父子酒業集團制作的「爵士金酒Hendrick’s Gin」,雖然以銅制鍋爐蒸餾器產出優質金酒,卻因為裝瓶前會添加荷蘭小黃瓜及保加利亞玫瑰萃取精華,只能歸類于「蒸餾金酒」而非下文要介紹的「倫敦金酒」。
2.倫敦金酒London Gin
倫敦金酒London Gin
19世紀中期連續蒸餾普及后,金酒的基底烈酒質量提升,倫敦短暫流行起不再需要增甜的金酒,稱為「倫敦辛口金酒London Dry Gin」。根據現今歐盟規定,使用每100公升不得超過5公克甲醇的優質中性烈酒為基底,經再次蒸餾獲取天然原料香氣后的酒精強度需為70% ABV以上。原本規定不得再添加其他增味劑,限定所有風味僅能于蒸餾過程中取得,但歐盟于2019年4月已修改為可使用(每100公升不得超過5公克甲醇)的中性烈酒添加其他天然原料再蒸餾的蒸餾液,以及中性烈酒調和加水稀釋;但每公升酒液加入糖份不能超過0.1公克(可選擇是否標示不甜),不得染色,最低酒精強度必須為37.5% ABV。倫敦金酒限制僅提及制程,至于風味并無特殊限制,也無關乎制造地點,只要合乎上述歐盟規定,皆可以在酒標上合法注明。
3.地域限定金酒Geographical Indication Gin
地域限定金酒Geographical Indication Gin
歐盟對于「地域限定」的規范,需要評價其地理特殊性與烈酒風格,且具備基本歷史淵源。早先最為著名的「普利茅斯金酒Plymouth Gin」,英國政府亦曾于1880年代立法規定,唯有在普利茅斯制造的金酒才能稱作普利茅斯金酒;直到2015年2月,擁有普利茅斯金酒品牌的「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酒業集團認為這款酒僅代表品牌而非地域專屬,并在行銷商業等考察下,決定不再向歐盟遞交申請地域限定資格文件,該年3月開始,普利茅斯金酒不再限定僅能于一地生產。現今仍舊有地域限制的金酒尚有:西班牙梅諾卡Menorca小島上馬翁地區產制的「馬翁金酒Gin de Mahón」與德國西伐利亞區域施泰因哈根的「施泰因哈根金酒Steinh?ger Gin」、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維爾紐斯金酒Vilnius Gin、Vilniaus D?inas」。
4.老湯姆金酒Old Tom Gin
老湯姆金酒Old Tom Gin
盛行于18、19世紀初期的甜味金酒,一開始是為了降低蒸餾質量不穩定帶來的粗劣口感,而在金酒添加糖或加重植物比例,被視為早期英式金酒風味。連續式蒸餾技術普及后,因基底烈酒質量大幅提升,不再需要增加甜度掩蓋劣質氣味,1960年代老湯姆金酒在當時流行不甜口感的潮流下幾乎滅絕,僅有挪威「埃庫斯公司Arcus AS」在1936年使用甘草增甜的「金雞老湯姆金酒Golden Cock Old Tom Gin」仍有少量出口。直到2007年大眾重拾對經典調酒的熱情,同年發表的「海曼老湯姆金酒Hayman’s Old Tom Gin」率先搶攻市場,隨后部分酒廠也都嘗試制作自家老湯姆金酒,甜味來源十分多元,可以來自糖、植物本身、蜂蜜或桶陳等。
5.當代金酒Contemporary Gin
當代金酒Contemporary Gin
這款分類并沒有任何法律限制,卻已然是金酒的一大類別。新式金酒的崛起其實要歸功于傳統金酒品牌「坦奎利金酒Tanqueray Gin」于1997年發表口感近似老湯姆金酒、使用秘密香料的「坦奎利馬六甲金酒Tanqueray Malacca Gin」;簡而言之,不以杜松子風味為主調、其他材料為輔的金酒都可以算是當代金酒,講求多樣、多元植物及香料的氣味組合。當代金酒又被稱作「新浪潮金酒New Wave Gin」、「現代金酒(Modern Gin」,從剛開始大酒廠的營銷策略產品,到如今微型酒廠百家爭鳴,當代金酒的風貌充滿著無限可能。
6.杜松子酒Genever
杜松子酒Genever
歐盟立法限制僅有荷蘭、比利時兩國全境以及德國北萊茵西伐利亞NordrheinWestfalen與下薩克森Niedersachsen、法國北部加萊海峽地區Nord and PasdeCalais等地所產,才能稱作「杜松子酒Genever、Jenever、Genebra、Geneva」。杜松子酒以烈酒浸泡,或經過再次蒸餾獲取杜松子氣味,不限定是否額外添加其他植物配方,主要關鍵是添加裸麥、麥芽或以玉米制成的麥酒。主要可以區分「新式杜松子酒Jonge」、「舊式杜松子酒Oude」、「谷類杜松子酒Korenwijn或Corenwyn」三類,酒精濃度大多落在35至40% ABV之間,近代為了運用于調酒需要保留較多產品本身特色,有些品牌也會推出40% ABV以上的杜松子酒。
7.熟成金酒Aged Gin、Matured Gin
熟成金酒Aged Gin、Matured Gin
19世紀中期以前金酒運送販售大部分陳放于木桶中,酒廠不得直接販售整瓶金酒。從酒廠至商店運送需時數天甚至幾周,使得部分金酒帶有淡淡桶陳風味;直到1861年6月28日,英國「單瓶法案Single Bottle Act」通過,酒廠得以事先裝瓶再透過商店賣出,桶裝金酒日漸消失。然而今日在金酒多樣可能性與大眾威士忌潮流下,金酒透過木桶熟成便是酒廠另一種金酒產品制作方式;而各式不同酒桶選用也是金酒趣味度的展現,諸如葡萄酒桶單寧感、雪莉桶堅果或果香、波本桶的奶油香草與辛香料、泥煤威士忌桶的煙熏泥煤等等。熟成的方式不僅能透過「桶陳Barrel、Cask」,也可以在金酒內加入木塊或是酒桶側板Staves取得木頭及酒桶風味。
8.阿爾卑斯金酒Alpine Gin
阿爾卑斯金酒Alpine Gin
金酒原料取得來自于歐洲阿爾卑斯山Alps Mountain區域,受到該地區傳統草藥再制酒啟發,主要帶有銳利松針、草本苦韻、淡淡花香,忠實反映當地風土;常見特色原料有龍膽Gentian、山松Mountain Pines、錦葵Malva、星芹Masterwort等,大多為野地采集。生產國家包括周圍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此分類方便酒廠闡明自家金酒出處,不完全限定于風味口感。阿爾卑斯金酒的柑橘調性相對而言較內斂,適合調制像是內格羅尼Negroni或馬丁尼茲Martinez草本苦甜型調酒。
9.澳大利亞灌木叢金酒Bush Gin、Aussie Gin
澳大利亞灌木叢金酒Bush Gin、Aussie Gin
2018年澳大利亞餐飲界吹起一股使用原住民采集自灌木叢食材Bush Food烹調風潮,諸如被稱為「柑橘魚子醬」的手指萊姆Finger Lime、擁有咖啡與可可一點榛果氣味的金合歡樹籽Wattle Seed、塔斯馬尼亞胡椒Tasmanian Pepper、檸檬香桃木Lemon Myrtle等。這些絕大部分原生于澳大利亞的素材,香氣口感獨樹一格,眾家酒廠常用來加入金酒。澳大利亞灌木叢金酒亦是呈現在地風土的新興金酒分類之一,風格大多是帶有柑橘調樹葉、辛香料薄荷的草本滋味。
10.杜松白蘭地Borovi?ka
杜松白蘭地Borovi?ka
不符合歐盟金酒規范的杜松白蘭地,盛行于東歐的捷克與斯洛伐克、匈牙利,起源自16世紀,當時為了掩蓋烈酒刺鼻的味道,遂將發酵杜松子與基底烈酒一起蒸餾;杜松子內少量的糖份經過發酵轉化成酒精,為蒸餾后的杜松白蘭地帶來樹脂滋味。口感近似銳利風味的辛口金酒,即便不被歐盟承認定為金酒,仍被視作廣義金酒種類之一。許多杜松白蘭地亦推出多款調味品項。波斯尼亞地區會在1公升熱水中加入70公克杜松子,靜置一個月后發酵做為低酒精飲品(約0.5% ABV),稱為「席瑞卡Smreka」。
11.浴缸金酒Bathtub Gin
浴缸金酒Bathtub Gin
美國禁酒令期間,使用浴缸裝滿烈酒再浸泡水果或藥草,非法生產的金酒稱為「浴缸金酒」,在秘密地下酒吧Speakeasy販售。2011年,英國原子集團Atom Group以此為概念推出「艾姆培爾大眾浴缸金酒Ampleforth Bathtub Gin」,2016年更名為「艾波大眾」使用一般金酒為基礎,再添加部分材料稍加冷泡Cold Compounding,推出后備受好評,改變大眾對于浴缸金酒一詞的觀感。時至今日,浴缸金酒亦被稱之為「冷泡金酒Cold Compounding Gin」。
12.海軍強度金酒Navy Strength Gin
海軍強度金酒Navy Strength Gin
大航海時期的水手為了判斷配給的蘭姆酒是否被摻水,他們以火藥浸泡蘭姆酒后,使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以是否能點燃作為標準,這個方法后來也被英國用以識別酒精強度,金酒與蘭姆酒連同火藥一并都貯放在甲板下,為了避免酒液滲出浸濕火藥,酒精濃度皆訂在「100英式酒精純度British Proof」,因此稱為「海軍強度Navy Strength」。16世紀開始,英國海軍有配給酒類飲品的福利,種類從啤酒、葡萄酒再到其他烈酒都有,一般士兵能領到蘭姆酒,軍官則是金酒,這個制度一直到1970年才廢除。直至1993年「海軍強度」一詞才首次運用于商業行銷,普利茅斯金酒為紀念酒廠成立兩百周年(該酒廠于19世紀中期專門為英國皇家海軍制作57% ABV金酒),并向皇家海軍致敬,推出57% ABV的「海軍強度金酒」,此后就成為金酒的新分類。
部分金酒會選擇特殊酒精濃度,并冠以地域或其他有趣名稱,如45.2% ABV的「馬丁米勒韋斯特伯爾尼強度金酒Martin Miller Westbourne Strength Gin」、52% ABV的「絕不絕不南方強度金酒Never Never Southern Strength Gin」,以及「可憐湯姆傻子強度金酒Poor Toms Fool Strength Gin」,這些酒精濃度并非通用標準而大多是為了行銷識別。
13.調和金酒Blended Gin
調和金酒Blended Gin
部分酒廠會將金酒素材個別或分類(區分柑橘類、香料類等)蒸餾,取得各風味蒸餾液后再調和裝瓶,可精確維持產品風味比例與質量穩定。蒸餾前的浸泡與蒸餾方式亦具彈性,能夠分別決定各材料浸泡時間長短、溫度與基酒酒精強度,蒸餾方式也能選擇傳統加熱蒸餾或是減壓低溫蒸餾,調整酒心取得時機點,便于掌握香氣口感,特別是運用于新產品的實驗試作,代表品牌有「薩科里德金酒Sacred Gin」、「馬瑞金酒Gin Mare」、「季之美金酒Ki No Bi Gin」、「紀凡金酒G’Vine Gin」。
14.粉紅金酒Pink Gin
粉紅金酒Pink Gin
最早的粉紅金酒一詞來自19世紀中期,英國海軍于航行途中使用配給金酒加上暗紅色「安格仕苦精Angostura Bitter」,因為調制后呈色粉紅而取名為粉紅金酒。2010年,德國品牌「苦得有理The Bitter Truth」運用此為概念,將金酒與苦精調和推出「苦得有理粉紅金酒The Bitter Truth Pink Gin」,倫敦「布魯姆斯伯里俱樂部The Bloomsbury Club」與泰晤士酒廠于2016年也以相同方式制作「1751金酒巷粉紅金酒Gin Lane 1751 Pink Gin」。現今粉紅金酒產品原料除了紅色莓果,還有大黃Rhubarb、葡萄柚、櫻花、玫瑰、木槿花等,亮眼的粉色加上更平易近人的風味吸引許多年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