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 生長期短, 一般都在 90 天內, 扎根不深, 對溫度、 水分、 養分, 日照等變化的抗御能力較強, 大麥果實記錄土壤及天氣的資料亦相對較少。 這方面與葡萄在本質上出現最大的差別。
葡萄是多年生葡萄科植物, 在干旱土壤, 可以扎很深的根, 因此土壤深層的養分對葡萄也能產生影響; 葡萄雖然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 但不同土壤條件對葡萄的生長和果實有明顯的影響; 葡萄是喜光植物, 對光的要求較高, 光照時數多少和時間分布對葡萄的生長發育和結果質量有很大影響; 降水量和降水的時間分布也對葡萄有明顯影響; 甚至葡萄園的坡向和坡度對葡萄都會造成明顯的影響。 葡萄的果實記錄了淺層至深層土壤, 大氣候和微氣候的所有變化, 這使得通過運用品鑒技巧, 可以從杯中的葡萄酒得出大量的 “風土” 信息, 從而可以依靠盲品辨別葡萄酒的品種、 產區、 產量, 年份等非常細微的差異。
用大麥釀造然后再經過蒸餾的威士忌, 不可能在杯中給出足夠的 “風土” 訊息, 因此威士忌行業并沒有規定大麥的產區。
蘇格蘭威士忌行業可以從任何地方采購大麥, 不限于蘇格蘭境內。 由于蘇格蘭盛產大麥, 絕大部分的蘇格蘭威士忌還是用蘇格蘭大麥釀造的, 偶爾遇到產量不足的年份, 會使用英格蘭大麥, 甚至從歐洲大陸采購, 但是幾乎沒有超出歐洲的范圍。(馭凡洋酒)
有個別酒廠, 會因為感情因素, 堅持使用當地大麥。 例如云頂十分堅持使用坎貝爾城的大麥, 齊侯門也盡量使用自己種植的艾蕾島大麥。 反觀日本威士忌行業, 使用的主要是澳大利亞大麥, 需要泥煤風味時, 會從蘇格蘭采購經過重度泥煤熏烤的發芽大麥, 較少使用日本本土的出產。
釀酒師選擇大麥時, 最主要考慮淀粉含量, 因為對于出酒率有直接影響; 同時也會考慮所含的總氮量, 總氮量較低, 有利較好發芽。 除了這兩個主要考慮, 對大麥品種和產地的要求都較為寬松, 因為大部分的釀酒師都相信大麥對于威士忌的風味和質量, 不造成可以辨別的影響。
威士忌行業絕大部分都選擇蛋白質含量較低的二棱大麥, 不像飼養牲畜, 傾向于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六棱大麥。 在 1990 年代時, “黃金承諾” Golden Promise 是最流行的大麥品種, 到了 2004 年左右, “光學” Optic 追過了黃金承諾, 成為在蘇格蘭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 在2013 年, “協奏曲” Concerto 又追過了光學, 成為蘇格蘭種植面積最大的大麥品種。
大麥品種很快衰老, 一般每十年左右, 一個流行品種就會步入衰老, 因而被新的品種代替。 農業科技專家要不斷地研發新品種去代替, 目前已經有四五個品種在最后試驗種植階段, 準備代替如日方中的協奏曲品種。 一些酒廠會因為特殊原因, 選擇特別的品種, 比如齊侯門選擇種植莖部短而粗壯, 可以抵御經常疾風暴雨的艾蕾島氣候的 “稅吏” Publican 品種, 布萊艾迪也因為相似的原因, 選用 “圣爵” Chalice 品種。
馭凡洋酒表示大麥品種在威士忌釀造中, 不會成為風味的重要考慮。 一方面, 品種對風味的影響, 比起其它釀造因素, 較為不重要。 就算真有可察覺的影響, 由于品種衰老得快, 也很難固守一個品種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