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其只能出現在擁有眾多用戶或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可連接并影響其他節點。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可以連接并影響其他節點,這種扁平化、開源化、平等化的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同時“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使用分布式儲存與算力,整個網絡節點的權利與義務相同,系統中數據本質為全網節點共同維護,從而區塊鏈不再依靠于中央處理節點,實現數據的分布式存儲、記錄與更新。而每個區塊鏈都遵循統一規則,該規則基于密碼算法而不是信用證書,且數據更新過程都需用戶批準,由此奠定區塊鏈不需要中介與信任機構背書。
其實,在解釋這個概念時包括舉例,很多人往往陷入一個困局: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導致一個本來說得通的例子也陷入自相矛盾中。比如說微博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體現,每個人都是一個可以去連接別人影響別人的節點,有人就說了“微博中那些明星不就是中心嗎,他們一說話就會產生強大的影響力”,這就是典型地誤解去中心化的表現。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中心多元化,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中心對每個人不具備強制作用。微博上有著很多明星是影響眾人的中心,每個明星都是靠著粉絲的擁簇,都在一定時期內影響著別人,他沒有強制影響粉絲的權力,哪一天他不紅了他的中心影響力便會不斷削弱。微博上還有很多網紅,他們最開始可能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草根,但通過微博他們也可以產生自己的影響力并且在某個時期內成為一個中心。每個人都可以去連接和影響別人,當自己的發聲和價值主張吸引了別人的關注和支持,那么他就成了一個中心,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中心,每個中心都依賴于每個個體的支持擁簇,離開個體便不存在中心。
可以這么說,沒有完全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就像大家普遍認為淘寶京東是中心化平臺,但它們的用戶也可以通過社交渠道去分享發掘流量,淘寶有自己的“社區”,京東也有自己的“發現”,這些都是去中心化的形態。我們只能從一款產品的大多數形態和方式去判斷它目前屬于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的大分類,誰敢說以后它們不會互相轉化呢?
海量而專業的區塊鏈知識,在這里,您會得到更多的干貨,(馭凡學堂) 公號期待你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