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金融體系是荷蘭人發明的,比如他們發明了第一個銀行、第一個股票市場……
記得《大國崛起》紀錄片里提到一個細節:清朝時有不少歐洲使團來中國覲見,但是他們都不愿意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的大禮,除了荷蘭人。荷蘭使團毫不猶豫地向順治皇帝跪拜,獲得不少賞賜,還為荷蘭爭取到不少貿易特權。
回到荷蘭后,一位使團成員寫下了他們愿意跪拜的原因:“我們只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喪失重大的利益。”
這個故事說明荷蘭人非常會做生意,懂得權衡利弊。
的確如果沒有荷蘭人,波爾多的葡萄酒品質再好,也成不了今天的酒圈扛把子。
戰火紛飛時,保證葡萄酒生意能繼續做
波爾多的葡萄酒貿易始于12世紀,那個時候,波爾多大量出口葡萄酒到英格蘭,甚至一度壟斷英格蘭市場。可惜在1337年爆發了英法戰爭,戰爭后波爾多與英格蘭雖然還有貿易往來,但是貿易量跟以前一比,真是少得可憐。
還好波爾多遇到了新的大買家:荷蘭。與英格蘭主要是皇室消費葡萄酒不一樣,荷蘭人買下大量波爾多酒,再賣給海外殖民地。
后來18世紀時,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了,商船在英吉利海峽航行變得特別危險。幸好有荷蘭人幫著斡旋,波爾多酒才能順利出海。荷蘭人還幫著把生意做到了美洲。
幫助提高葡萄酒產量和質量
自從與波爾多合作后,荷蘭人發現葡萄酒貿易有利可圖,但是波爾多酒的產量上不來,因為當地能種葡萄的土地不夠,現在很多名莊的葡萄園,在當時還都是沼澤地。
于是為了提高葡萄酒產量,多賺錢,荷蘭工程師幫波爾多排干了很多沼澤地里的水,把沼澤地改成葡萄園;而且修了不少致富路,方便把葡萄酒運出去;荷蘭商人還提出了在酒桶里燒硫磺的辦法,讓葡萄酒可以保存得久一些。
發揮談判才能,建立分工和協作關系
后來隨著葡萄酒貿易的發展,波爾多成為了法國最大、最繁忙的港口,荷蘭人的談判公司也在這個時候誕生了。當時很多葡萄酒莊園主要么是皇室成員,要么是貴族,本來管理葡萄園就要花費這些富豪很多時間和心血了。而且他們不愿意放下身段,與普通人談生意。
所以荷蘭的談判公司就擔任起了中間人的角色,他們負責談判,幫助酒莊主把葡萄酒裝瓶、銷售。這么一來,大家都可以安心地專注自己的領域,葡萄酒的質量也有了進一步提高,各個名莊也蓬勃發展起來了。
總之,波爾多葡萄酒的品質和商業價值是互相促進的,如果沒有荷蘭人發現這一商機,波爾多酒要么產量太低,不能像現在這樣賣到全世界;要么名氣沒有這么大,我們提起葡萄酒時,不會自然聯想到波爾多。
完結撒花。
感謝您閱讀今天的文章,
如有不當或錯誤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要是覺得還不錯,轉發留言鼓勵一下吧。
關于作者
棉棉的葡萄酒日記:WSET 3/奢侈品管理專業/常住法國/吃喝圈非著名人士。
#云梯計劃#